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结果揭晓,超低价中标引热议
AI导读:
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结果正式揭晓,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间苯三酚的超低价中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医保局及药监局表示将确保降价不降质,对中选药品实行两个100%全覆盖。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结果正式揭晓,距离开标及拟中选结果公布已逾18天,创下历史最长间隔。期间,围绕“超低价中标”的合理性及药品质量与疗效的争议不断,尤其是间苯三酚的“地板价”成为业内焦点。
据财联社记者观察,间苯三酚第一顺位企业报价降幅达50%,虽中标量大增,但中标金额却不及第二顺位企业。同时,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每片3分钱的价格中选,降幅超八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医保局及药监局对此表示,将实行中选药品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100%全覆盖,确保“降价不降质”。
30日晚间,第十批国采中选结果正式公布,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间苯三酚的“超低价中标”成为热议话题。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中老年“三高”患者必备药品,京新药业以每片3分钱的价格中选,首年约定采购量约为9.22亿片,采购金额约为3100多万元。而间苯三酚的最低报价则在竞标现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四川海梦智森以0.22元/支的价格中选,虽中选地区首年约定采购量合计约为1541万支,但采购金额约为339万元,不及第二顺位企业。
GMP法规及制药系统工艺工程专家吴军指出,国采企业报价差距在20%-30%内属正常,但离群值需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对于此次集采,多个企业表示中选价格能够覆盖生产和配送成本,实现薄利多销。同时,国家药监局强调对中选药品实行两个100%全覆盖,确保药品质量。
资深医药专家郭新峰认为,每批次国采后都会出现价格争议,今年由于间隔时间长、涉及品种多及规则变化导致竞争激烈,社会议论较多。他呼吁企业正面回应相关问题,并表示仿制药追求便宜可及,医保会选择质优价廉的过评仿制药。对于集采药品质量出现问题的企业,联采办已有处理先例,将取消中选资格并列入“违规名单”。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