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结果公布,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间苯三酚等品种因超低价中标引发争议。国家医保局和药监局表示将严格监管中选产品质量,确保降价不降质。

近日,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结果正式揭晓,距离现场开标和拟中选结果公布已过去18天,创下历史最长间隔。期间,关于“集采3分钱一片的药”等超低价中标合理性及药品质量与疗效的争议持续发酵。

间苯三酚作为焦点品种,其地板价引发业内关注。第一顺位企业报价降幅达50%,虽中标量大增,但中标金额却不及第二顺位企业。国家医保局召开座谈会,企业表示集采中选产品质量有保障,国家药监局则宣布对中选药品实施两个100%全覆盖检查,确保降价不降质。

两款备受争议品种结果最终落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每片3分钱的价格中选,降幅超八成,引发网络热议。京新药业成为第一顺位中选企业,其选择的供应省份首年约定采购量合计约为9.22亿片,采购金额约为3100多万元。间苯三酚则因竞价现场报出地板价而引发强烈反响,四川海梦智森虽以第一顺位中选,但报价较第二顺位企业低50%,导致首年约定采购金额不及对方。

GMP法规及制药系统工艺工程专家指出,国采品种企业报价差距过大需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对于低价中选企业,国家医保局及药监局均表示将严格监管,确保中选产品质量。资深医药专家郭新峰表示,每批次国采后都会出现价格争议,但企业应正面回应,没必要对集采药物有偏见。

对于集采药品质量出现问题的企业,联采办已有处理先例。此前,因生产管理存在严重缺陷,珠海和凡医药的吡拉西坦注射液被取消中选资格,并列入违规名单,暂停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