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巨头看好中国股市,A股港股后市展望乐观
AI导读:
摩根资产管理最新报告认为中国股票明年有上行潜力,众多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A股港股市场后市展望乐观,中信证券等券商持积极态度。
关键时刻,外资巨头摩根资产管理再度发声,对中国股市展现乐观态度。11月12日,摩根资产管理发布《2025年长期资本市场假设》报告,并举行发布会,其全球多资产策略师盛楠在会上透露,公司已适度增持中国股票,预计明年以美元计的回报率为7.8%。这一预测在9月份中国股票反弹之后尤为引人注目。
报告中指出,未来10年至15年,中国股票以美元计的每年平均回报率预期为7.8%。尽管9月中国股票已出现大幅反弹,但摩根资产管理仍认为中国股票具备估值吸引的周期性投资机会,并建议投资者“增持”。
摩根资产管理亚太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在发布会上表示,他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后续或将继续出台扩张性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措施来解决包括房地产存量过剩、外部不确定性风险等问题。他预计,这些政策将提高企业利润率,但基于盈利增长及利润回报的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主动管理是实现超额回报的关键。
此外,摩根资产管理发布的四季度环球市场纵览指出,当前A股已从情绪修复反弹进入基本面驱动行情阶段,未来企业盈利恢复将是行情持续的核心变量。
近期,众多外资机构纷纷看好中国资产,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了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美银全球基金经理月度调查显示,“看好中国”在10月调查中跻身最热门交易排行榜前三,比例高达14%。另据易方达香港发布的报告,全球基金(含中国境内)当月共流入中国股票市场2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44亿元)。
具体到ETF市场,今年10月,境外上市的中国ETF净流入资金为人民币1115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净流入1090亿元,流入规模明显大于前9个月。截至2024年10月末,在全球范围内,境外投资中国的ETF共计334只,总规模达人民币8180亿元,较9月、8月分别上涨9%、37%。
在大量资金借道ETF流入中国股票市场的同时,全球主动权益基金也提高了中国股票的配置。截至2024年9月,全球主动基金对中国的配置相较基准低配了2.64个百分点,但低配程度已较8月的3.63个百分点有所降低。中国股票在全球主动基金中的仓位约为6.3%,较8月的5%出现小幅反弹。
市场层面,11月12日,A股、港股市场均出现调整行情,但分析人士指出,整体仍处于涨多修正的合理范畴之中,且尾盘阶段多个指数出现资金回流迹象。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于,后市A股、港股市场将会如何演绎?中期上涨行情是否仍在途中?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秦培景在2025年资本市场年会上表示,当前A股已经站上了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他预计,未来增量政策影响下,价格信号的拐点也将提前到来。中信证券的研报还指出,2025年国内资产有望走出独立行情,股债双牛行情有望再度上演。
展望后市,多家券商持乐观态度。浙商证券认为,9月24日至10月8日的上涨只是本轮大行情之中的“第一波”,大盘在连续大涨后短期有一定内生性调整压力,但仍应在中线维度坚定保有多头思维。中原证券则表示,从高频数据看,物流、出口、服务贸易领域均保持增长,预计后续房地产价格将逐步回升,市场有望继续上攻。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