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11月14日港股市场的大幅下跌,恒生科技指数再度进入技术性熊市。尽管市场出现调整,但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且龙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为港股市场提供了积极因素。


随着11月14日港股市场的再度大幅下跌,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已较今年10月份的高位下跌超过20%,再度步入“技术性熊市”的区间。市场虽然近期有所波动,但港股背后依然潜藏着不少积极信号。

南向资金近期扫货力度持续不减,呈现出“越跌越买”的趋势。特别是在11月14日港股市场大跌当天,南向港股通资金净买入额高达196.56亿港元,创下了年内第二大单日净买入额的记录。这一数据表明,即便在市场调整的背景下,南向资金依然对港股市场抱有信心。

此外,龙头公司业绩的稳健增长也为港股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腾讯控股和京东集团等龙头企业的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为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基本面预期。

恒生科技指数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行后,于11月14日再度跌破20%的跌幅线,进入“技术性熊市”。同时,港股其他重要指数如恒生指数和上证港股通指数也表现不佳,均较10月份的高位有所下跌。

个股方面,多数港股较今年10月高位出现不同程度回撤。恒生指数82只成份股中,有71只股票最新价较10月高位的回撤幅度超过10%,其中46只股票回撤幅度超过20%,包括龙湖集团、阿里健康、药明生物等在内的多只股票回撤幅度更是超过了30%。

港股市场近期调整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前期积累的套牢盘和获利盘解套压力、财报窗口期回购暂停等因素。然而,在调整的背后,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和龙头公司业绩的稳健增长为市场提供了积极因素。

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不仅表明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也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持。而龙头公司业绩的稳健增长则为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基本面预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