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18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回落,但破净股逆势爆发,30余只破净股涨停。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截至11月18日,A股破净股数量达437只,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银行板块。市场关注估值提升计划对市值的影响。


11月18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后回落,最终绿盘报收,但破净股却逆势爆发。上证指数微跌0.21%,深证成指下跌1.91%,创业板指下跌2.35%。然而,破净股全天表现抗跌,30余只破净股收盘涨停,破净指数整体上涨约2.6%。

在银行股的带领下,破净股成为市场亮点。浙商证券分析指出,这与长期破净股提升市值有关,银行板块内部也是深度破净股领涨。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要求主要指数成分股和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旨在推动上市公司估值合理修复。

截至11月18日收盘,A股破净股数量达到437只,其中房地产和银行板块最多,分别为45只和42只。此外,基础化工、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贸零售、医药生物等行业也有较多破净股。根据东北证券的报告,自2023年11月以来,PB持续低于1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19只,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于金融地产以及周期行业。

从指数成分股来看,中证A500和沪深300成分股中破净股数量较多,而创业板、科创50、科创100、北证50成分股暂无破净。中信证券认为,企业的长期破净与基本面、投资者信心以及市值管理重视程度有关,一些基本面扎实的企业可以通过市值管理和估值提升计划来推动市值合理修复。

西部证券表示,市场上涨斜率趋缓,叠加长期破净股的监管要求强化,前期滞胀的低估值优质个股仍有补涨机会。但PB中枢的抬升仍需公司从ROE或杠杆率上下功夫。海通证券投资顾问沈钰泉指出,随着风险偏好的持续下降,资金更为偏好于低位题材的炒作,破净股的炒作符合当前市场审美,但领涨的个股多以小市值标的为主,后续大概率仍是市场过渡性的形式反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