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和市场化步伐加快,推出外汇期货有利于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管理外汇风险。国家外汇局正积极推进外汇期货相关工作,筹备已久的外汇期货有望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外汇避险工具。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显著加速,适时推出外汇期货对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管理外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外汇局积极推进外汇期货相关工作

7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透露,党中央、国务院已正式发文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明确提出研究探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认真落实文件精神,遵循实需和风险中性原则,积极推进外汇期货相关工作。同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外汇市场产品,有效管理汇率风险。

王春英还强调,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持续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框架,维护外汇市场秩序和经济金融安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探索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并推动金融期货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合作,共同开发满足投资者需求的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

尽管外汇期货在境外市场已相当成熟,但我国境内尚未推出相关产品。目前,新加坡交易所、香港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均已推出人民币汇率期货,其中新交所和港交所的交易最为活跃。然而,这些离岸人民币期货在交易机制上虽灵活,但结算主要参考离岸人民币价格,与在岸价格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境内企业而言,利用这些期货避险存在资金进出障碍和价差风险。

实际上,我国对外汇期货的筹备已久,并不陌生于外汇衍生品。自2005年以来,银行间外汇市场已相继推出人民币外汇远期、掉期、货币掉期和外汇期权交易。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围绕外汇期货上市做了大量工作,外汇期货合约规则设计论证充分,上市准备较为完备。自2011年以来,中金所持续研发筹备外汇期货产品,并上线了外汇期货全市场仿真交易。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缺乏一个统一、公开、透明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外汇避险工具。因此,有必要发展境内外汇风险对冲工具,如期货、期权等场内衍生交易工具。这些工具可以为企业提供不同时间的风险对冲手段,双向交易机制有助于企业灵活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保证金交易机制则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若人民币外汇期货在境内上市,外贸企业将能更方便地利用这些工具管理汇率风险,避免因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而遭受重大损失。这将有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实现稳健经营。

海外市场外汇期货发展历程

从欧美发达国家外汇市场和外汇期货的发展历程来看,外汇期货作为场内衍生品是在外汇远期、外汇掉期等场外衍生品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推出的。1972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成立国际货币市场分部,推出了七种外汇期货合约,标志着外汇期货市场的诞生。此后,外汇期货市场迅速发展,交易量激增。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也开始开展外汇期货业务。197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设立专门从事外币和金融期货的新交易所。1981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首次开设了欧洲美元期货交易。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开设了外汇期货交易市场。

从市场格局来看,截至2017年,全球外汇衍生品市场仍以场外交易为主,其中外汇远期和掉期交易最为活跃。尽管外汇期货交易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量中占比不高,但作为现货产品的必要配套,外汇期货产品具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外汇期货作为期货品种之一,同样具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目前,外汇期货交易的主要品种包括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元、新西兰元等。分析重大事件期间的外汇期货及期权成交量发现,外汇期货在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