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将继续保持水利建设规模,并加速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为水利治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撑。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水利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共实施了4.7万个水利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35万亿元,成功吸纳了314.7万人就业。

展望2025年,水利建设规模将持续扩大。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在近日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明年将加速推进在建重大水利项目,并推动一批亟需发展、前期工作扎实、效益显著的灌区、水库、引调水等国家水网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张祥伟还指出,水利部将进一步深化投融资改革,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现有中央水利投资等资金引导,挖掘项目盈利潜力,通过金融支持水利政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等渠道,拓宽水利投融资路径,确保水利建设资金充足。

2024年,水利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临近年底,多个水利项目迎来重要进展。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玛尔挡水电站五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平均日发电量达2000万度,成为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此外,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完成填筑封顶,较原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节点目标。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东干线全线贯通,解决了渝西地区24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提升了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张祥伟在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35万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是“两重”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各级水利部门围绕《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水利灾后恢复重建,重点推进流域防洪工程、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水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2025年水利部将加速推进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并推动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在“两重”政策支持下,水利部将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目标任务,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协调解决立项审批、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表示,2025年将持续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包括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同时加强防洪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水利改革,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提升农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水利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水利部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手发力”,与金融机构合作出台金融支持水利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提供优惠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拓宽水利领域长期资金筹措渠道。

陈敏指出,下一步,水利部将聚焦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和数字孪生水利等重点领域,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水利部正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为水利治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撑。

在数字孪生流域方面,水利部正积极推进数据汇聚、模拟仿真、决策支撑一体化平台建设,提升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等业务智慧化水平。目前,正加快实施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项目,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陈敏表示,水利部将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持续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增强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