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一系列负面经济数据冲击下,市场对美联储明年降息的预期显著增强,美债收益率急剧回落。劳动力市场降温和通胀回落或使美联储政策焦点转向稳经济,但降息路径尚未明朗。

在一系列负面经济数据的冲击下,市场对美联储明年降息的预期显著增强,导致美债收益率急剧下滑。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至23.1万人,创三个月新高,续请失业金人数也攀升至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达到187万人,劳动力市场降温趋势明显。此外,10月进口价格降幅达0.8%,为七个月来的最大降幅,其他数据也显示通胀压力减弱,消费者支出放缓,美联储结束加息几成定局。

受多重经济数据影响,11月16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全线走低,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7.2个基点至4.85%,5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9.8个基点至4.425%,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9.4个基点至4.441%,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7.5个基点至4.62%。11月17日,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下滑,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跌破4.4%的关口,与10月份曾突破5%的高点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劳动力市场降温和通胀回落,美联储的政策焦点或将从抗通胀转向稳经济。牛津经济研究院美国经济学家Nancy Vanden Houten指出,初请失业金人数攀升至高位,续请失业金人数也大幅上升,表明失业人员更难找到新工作,招聘步伐放缓,这与就业市场降温趋势一致。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也表示,就业缺口加大,失业率上升,预计未来劳动力市场会进一步降温。

除了就业市场,美联储关注的另一大关键指标通胀也在降温。10月份整体CPI环比持平,同比涨幅从9月份的3.7%超预期降至3.2%。剔除食品和能源后,10月核心CPI环比温和上涨0.2%,同比上涨4%,创下自2021年9月以来的最小涨幅。此外,10月PPI数据也超预期下降,环比下降0.5%,同比小幅上升1.3%。

美联储理事库克表示,就业市场出现了积极的迹象,正在回到疫情前的常态。然而,库克也意识到经济存在急剧下滑风险,金融环境收紧给某些经济领域带来压力。王昕杰分析称,虽然美国经济目前具有韧性,但金融条件紧缩导致居民端超额储蓄不断下降,支出随通胀提高,造成超额储蓄不断下滑。在信贷条件收紧的同时,学生贷款重新开始还款也会进一步压缩居民端的超额储蓄。

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大概率已结束,市场焦点转向明年何时降息。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表示,对抗高通胀的战斗即将结束,美联储可能很快开始降息。宽松交易升温的迹象已经浮现,美股市场11月表现颇为亮眼,涨幅最高的纳指大涨近10%。债市方面,王昕杰预计,未来3个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会在4.25%—4.5%的目标范围,未来6—12个月仍有100个基点的下降空间。

美债收益率回落对各类资产产生积极影响。王昕杰分析称,从历史表现来看,美债收益率达峰之后的12个月内,风险资产普遍有不错的表现。股市和国债收益率的关联度也较大,特别是成长股有望受益。此外,美债收益率下降也会支撑黄金价格。然而,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测日益激进,背后也存在风险。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期货市场目前预测美联储12月不加息的几率接近100%,明年3月开始降息的可能性为33%。

“鹰派”官员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洛雷塔·梅斯特提醒,金融市场对降息的关注为时过早,本周通胀水平下降的消息还不足以让她相信美联储已经赢得了抗通胀之战。另一位鹰派官员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也警告称,如果过早宣布抗通胀取得胜利,然后又不得不再次加息,将危及美联储的信誉。近期一系列数据意味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或已结束,但降息路径尚未明朗。

王昕杰分析称,虽然市场开始预计明年5月开始降息,但是美联储期望将限制性利率维持更久,要看核心通胀的下滑速度。Nancy也表示,就业市场降温足以让加息画上句号,但就业市场仍相对强劲,美联储短期内不会考虑降息。预计明年9月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