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杨浦区“两万户”工程曾是工人阶级住房改善的典范,70多年后这些房子被拆除重建。中国人均住宅面积大幅提升,但仍需改善住房质量和提升居住品质。2024年房地产市场掀起“品质革命”,涌现出“第四代住宅”。

2024年4月11日,我站在上海杨浦区一处被拆除的老旧居民楼废墟前,追溯70多年前的历史。这里曾是上海“两万户”工程的所在地,见证了上海工人阶级住房条件的巨大改善。

采访后,我通过关键词“上海两万户”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解放前,上海普通人的住房环境恶劣,棚户简屋漏风漏雨,且缺乏排水设施。1952年,上海市政府决定优先改善工人阶级的居住环境,启动了“1002户”和“两万户”两个试点工程,分布在长白、控江等地。劳动模范们骄傲地带着全家搬进了新居。

如今,这些曾令人羡慕的房子已成危房,但在城市更新的政策下,它们将被拆除重建。居民们将住进新造的电梯房,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

上海人均住宅面积从1949年的3.9平方米提升至2023年的37.51平方米,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也超过40平方米。这些数据标志着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条件的质的飞跃。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提升空间。据民生证券研究院测算,截至2022年末,中国平均每户城镇家庭拥有住宅0.86套,而美国、日本、德国的户均住宅套数分别为1.10、1.16和1.02。

此外,住房质量也需改善。全国城镇居民电梯普及率仅三成,仍有部分家庭没有热水器和厨房。克而瑞认为,如果这部分人群居住条件改善,将带来可观的住房新增规模。2023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两倍,增量空间巨大。

为提升住房品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建造“好房子”,各大城市推出政策鼓励创新。2024年,房地产市场掀起“品质革命”,涌现出得房率超过100%的“第四代住宅”。这些住宅项目响应群众呼声,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升级换代。

随着核心城市修改“计容新规”,明年创新型的“第四代住宅”有望成为新房市场主流。同时,取消公摊、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新举措也为购房者带来实惠。

作为房地产领域的记者,我深感行业新变化带来的兴奋。我们的报道将基点落回老百姓关心的居住本质和对“家”的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