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燃油车、纯电车、混动(含增程)车三大动力模式各自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本文深度剖析了燃油车市场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智能化配置的重要性。

编者按: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硝烟弥漫,价格战白热化,燃油车、纯电车、混动(含增程)车三大动力阵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辟蹊径,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传统燃油车通过灵活的价格策略和智能化配置升级,力图挽回失地;纯电动车企加速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以期扩大市场份额;增程式电动车则异军突起,成为市场新宠。本专题将从三大动力模式出发,深度剖析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与趋势。

2024年,燃油车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使得燃油车市场份额持续缩水。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燃油车零售量为115.5万辆,同比下降7%;1-11月累计零售1066.3万辆,同比降幅达15%。

相比之下,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则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126.8万辆,同比增长50.5%,环比增长5.9%。1-11月累计零售959.4万辆,同比增长41.2%。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销量对比,凸显了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

面对销量压力,燃油车市场降价潮此起彼伏。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前三季度共有71款燃油车型降价,降价幅度和规模均超过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1-9月,燃油车平均降价1.5万元,降价幅度达9.3%。

下半年以来,上汽通用别克君越、东风日产天籁等合资品牌燃油车纷纷推出“一口价”策略,多款经典B级车价格下探至15万元以内。豪华品牌也在价格战中寻求出路,宝马“退出价格战”与“重返价格战”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进口车市场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保时捷等高端品牌也传出降价传闻。

今年7月,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首次超过燃油车,并保持至今。2023年燃油车市场份额为64.3%,而2024年1-11月已降至52.6%。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势头,燃油车市场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燃油车折扣率持续高位运行。自2023年一季度东风雪铁龙C6大降价以来,燃油车降价潮愈演愈烈。华龙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价格折扣率达24.5%,远高于新能源乘用车的12.0%。

曾经风光无限的燃油神车,如今也面临着市场考验。东风日产轩逸、上汽大众朗逸等曾经的销量冠军,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市场份额逐渐缩水。然而,通过持续的价格优惠和品牌影响力,这些车型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比亚迪秦PLUS DM和驱逐舰05荣耀版的上市,更是将新能源车的价格战推向了新的高潮。这两款车型的价格仅7.98万元起,不仅比同级燃油车价格更低,还具备可油可电、超低油耗等优势。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这两款车型如同两枚“双核弹”,将彻底改变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竞争格局。

在紧凑型轿车市场,轩逸、朗逸和秦PLUS DM的销量竞争激烈,排名座次几乎一月一轮换。然而,在中型轿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今年11月,中型轿车销量前三名均为新能源汽车,燃油车时代的代表车型帕萨特、凯美瑞、雅阁等则努力维持市场份额。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燃油车企业纷纷推出智能化配置升级。在广州国际车展上,多家国际品牌和合资车企举起了“油电并进”、“油电同智”的大旗。上汽乘用车旗下的MG品牌MG7 2025款新车就配备了8155芯片和斑马OS智能车机、33英寸一体双联屏等高科技配置。

尽管燃油车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仍有业内人士认为,燃油车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长安汽车预计,2025年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占比为4:6,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60%。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油电之间的拉锯战将更加激烈。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公开讲话中提出,要坚持稳妥转型,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实现高水平转型升级。这为燃油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