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高官详解货币政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分别就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使用和金融监管等话题进行详解,强调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强调:
强化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中国货币政策显著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信贷总量实现较快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坚实支撑。据统计,2023年前11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额达到21.58万亿元,已超越2022年全年总量。此外,通过调增1万亿元按项目管理国债并提升赤字率至3.8%,市场信心得到显著提升,基建项目配套贷款需求也随之增加。
邹澜司长指出,尽管11月和12月贷款单月增量略低于上年同期,但在房地产市场转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及中小银行改革等多重挑战下,信贷仍保持稳定增长。他强调,观察货币信贷数据时,应拉长考察周期,综合考量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指标,以全面分析信贷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在货币信贷存量较大的背景下,应更加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面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健货币政策要求,邹澜表示,下阶段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具体措施包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金融机构围绕九大重点任务挖掘信贷需求,促进贷款合理增长。
在结构方面,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通过债务重组、市场出清等方式,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升存量贷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在价格方面,将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面对中美金融周期错位带来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兼顾内外平衡,优先考虑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实施好利率调控。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表示,将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人民币国际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人民币国际使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同比增长24%,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同时,人民币投融资功能增强,境外机构持有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也得到提升,已有80多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李斌强调,下一步将更加注重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构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资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则指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仍需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他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依法处置了一批高风险金融机构,有效压降了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将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孙天琦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金融体系将更加健康稳健。他强调,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范围,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