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双重功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2023年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从总量、结构和价格三方面发力,强化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应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功能,旨在盘活存量资金、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面对当前经济形势,2023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如何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地实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手段,货币政策在2023年展现出了其精准有力的特点,为经济的稳步回升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盘活存量资金、提升资金效能,成为今年货币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已超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方面对于支撑经济增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该负责人还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进一步介绍,货币政策将从总量、结构和价格三个方面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在总量方面,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在结构方面,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功能,紧扣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大领域的发展。在价格方面,将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要强化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如财政、产业、区域、科技等政策,增强宏观政策的一致性,形成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