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取得多项里程碑成就,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产量破千万。行业在“竞”、“智”、“新”三大关键词引领下,面临洗牌加速、智能化发展、产业链新生态构建等挑战与机遇。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迎来了众多里程碑事件:7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提前完成国家目标;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破千万,领跑全球;在“两新”政策推动下,11月份乘用车产销突破300万辆,全年有望冲击3100万辆大关。这一系列成就背后,“竞”、“智”、“新”三大关键词贯穿全年。

  面对2025年,汽车行业在竞争与结构调整中寻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重点探索飞行汽车、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力求为产业注入新活力。政策层面,多次会议强调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整治“内卷式”竞争、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竞:价格战与行业洗牌

  2024年,价格战与营销创新充斥汽车市场,车型降价数量高达195款,远超去年。新能源汽车迭代加速,平均1.3年即升级或改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售后焦点。行业利润下滑,前10个月利润3758亿元,同比下降3.2%,利润率4.5%,处于低位。尾部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而部分新势力获资本青睐,如智己汽车完成94亿元B轮融资,北汽蓝谷、阿维塔分别获得超百亿元增资。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指出,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高端汽车品牌年销量需达百万辆以应对全球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度重塑,行业洗牌加速,集中度提升,强者恒强。

  智:汽车智能化发展加速

  汽车业变革进入智能化下半场,2024年上半年,L2级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全年智能网联汽车销量预计超1700万辆,渗透率超60%。北京亦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引领创新,开发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方案。超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重庆长安汽车数智工厂、蔚来合肥制造基地等实现高度自动化,推动智能化技术普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认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已成为汽车产业竞争热点,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体现,将支撑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

  新:产业链新生态构建

  新能源汽车成为创新载体,智驾、座舱、底盘、电池等领域技术突破不断,标志性技术如磷酸锰铁锂电池、46系大圆柱电池等进入应用期。营销创新同样显著,造车新势力创始人走向台前,流量成为营销新王道。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指出,新势力车企需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提升品牌影响力。

  安徽合肥等地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上取得显著成果,长三角“4小时产业圈”形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智能汽车技术与低空技术、人形机器人技术等产业的融合,将为汽车产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溢出效应。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