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土地市场变革:房企经营逻辑转变,核心城市成拿地热点
AI导读:
2024年房地产行业土地市场经历深刻变革,房企经营逻辑由增长导向转为安全导向,土地成交规模下滑,但核心城市成房企拿地热点。未来土地市场受专项债支持及土拍政策调整影响,有望迎来新变化。
2024年,房地产行业迎来土地市场变革的关键篇章。东北证券分析师张明远指出,自2021年以来,房企的经营逻辑已从增长导向转变为安全导向,销售回款主要用于债务兑付而非扩张拿地。这一转变在去库存浪潮下,深刻影响了土地市场的格局。
克而瑞分析师强调,2024年土地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土地成交规模小于商品房成交规模。截至2024年12月20日,全国300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同比回落17%,预计全年成交建面将降至11亿平方米左右。同时,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土地以及一线城市土拍政策的调整,或对未来土地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张明远预测,随着2025年房价止跌回稳推动商品房销售复苏,拿地端也有望边际改善。然而,主流房企仍处于缩表周期,拿地表现将延续城市间分化特征,整体表现为降幅收窄。在新房市场持续盘整之际,土地出让金也呈现下滑趋势。据财政部数据,2024年前11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2.4%。
此外,2024年土地供应规模也随行就市做出调整,多地主动下调供地规模,并推出预供地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地块信息的公开透明。2024年,自然资源部发布新规,规定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将暂停新增住宅用地出让。
在此背景下,2024年土拍市场整体维持点状高热、持续分化的趋势。尤其是9.26新政以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部分地块竞拍出高溢价。中指院统计显示,虽然各线城市成交规模均缩量,但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占比提升,房企拿地进一步聚焦于核心城市。
从土拍热度来看,北上深杭仍是房企重要补仓之地,房企投资拿地更追求确定性,一二线核心城市优质地块成为房企抢地重心。不少规模房企也表示,坚持“以销定投”的战略,将投资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核心二线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上海等地土拍政策有所调整,恢复价高者得的竞拍方式,提升了土地市场的活跃度和竞争度。中指院分析师预测,随着需求端预期改善以及更多高端新房项目的开盘,2025年有望迎来更多高品质、高单价地块成交,并带动投资端信心回升。
在拿地企业方面,2024年仍然保持了少数央国企占主导、多地城投托底、民企稳中求进的格局。克而瑞数据显示,前11个月央企拿地金额占百强30%比例,国企达到23%;民企拿地金额占比14%。城投在央企投资下滑背景下承担了更多的托底作用,TOP100房企中城投拿地金额占比达到26%。
具体到企业方面,混合所有制、民企、央企投资金额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民企中,少数规模化、全国化的企业仍存拿地能力。地方国企中,部分企业积极走出大本营,持续在核心城市竞买优质地块,越秀地产表现相对突出。
中指院分析师表示,央国企投资规模仍保持领先但投资较为谨慎,导致多个地方土地市场依旧需要城投平台公司进行托底。虽然当前销售端有所转暖,但鉴于大多数企业现金流、库存周转依旧承压,现阶段大部分市场化企业的主要任务仍是调降自身库存。预计2025年企业投资仍将处于筑底期。
展望2025年,多位分析师指出,得益于货币政策重提“适度宽松”,并明确地方债可以用于土地储备和闲置土地收储,将加快行业去库存步伐并减轻投资端的资金压力。中指院分析师表示,随着自然资源部针对运用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细则落地,未来财政部相关政策细则有望跟进,为各地执行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克而瑞分析师称,得益于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以及行业去库存、稳信心步伐的持续推进,2025年有望迎来更多高品质、高单价地块成交,土地交易规模也有望在和商品房交易规模相匹配的低位企稳。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