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早盘大涨背后:低估引发修复动能
AI导读:
3月25日早盘,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双双大涨约400个基点,触发因素包括日本准备干预汇市信号、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经济声音以及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等。午后人民币汇率冲高回落,但市场认为人民币汇率底部区间或在7.23附近,中长期看涨。
3月25日早盘,境内外人民币汇率意外掀起了一轮显著的涨势。
当天,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与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均突然大涨约400个基点。其中,CNY一度收复7.2整数关口,触及日内最高7.1902;CNH则涨至日内高点7.2316。
这一突如其来的大涨令外汇市场措手不及,众多投资机构纷纷探寻其背后的原因。
起初,市场认为日本官员释放的“准备干预汇市力挺日元”信号,导致外汇市场对亚太货币的沽空热情降温,从而带动了人民币汇率的反弹。随后,也有观点指出,上周末多家外资企业释放看好中国经济的声音,对人民币汇率走强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而,据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分析,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才是触发此次大涨的最大因素。上周五,受瑞士央行意外降息影响,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分别跌破7.23与7.28整数关口。但在众多境外投资机构看来,人民币汇率的跌幅过大,存在强烈的汇率修复动能。因此,在3月25日早盘,众多境外投资机构纷纷抄底人民币汇率,推动其创下日内高点。
不过,午后人民币汇率呈现冲高回落态势。截至3月25日19时,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分别徘徊在7.2118与7.2498附近,回吐了早盘部分涨幅。这背后,是美元指数持续徘徊在104.3上方,对人民币汇率涨幅构成了较大的限制。
对于此次大涨,市场普遍认为,当前境内人民币汇率的底部区间或在7.23附近。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好转与美联储降息步伐的临近,这个底部区间有望持续抬高,甚至可能收复7.2整数关口。
此外,此次人民币汇率大涨也引发了市场对人民币债券的关注。去年四季度以来,境外资本大规模增持境内债券,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3月以来,境外资本仍在继续大手笔增持境内债券,这主要得益于境内人民币债券的避险属性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前景和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
在此背景下,中美利差倒挂幅度走阔对人民币汇率下跌的影响力骤降。尽管中美利差倒挂幅度(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之差)已走阔至190个基点,但受境外资本持续加仓境内债券影响,人民币汇率并未再度跌向7.3。
展望未来,众多境外投资机构纷纷采取短期对冲汇率风险、中长期看涨人民币汇率的交易策略。他们相信,就中长期而言,美联储降息最终将令人民币汇率趋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