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胀压力未散,美联储降息路径悬念重重
AI导读: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压力依旧存在。尽管市场预计美联储将降息,但降息路径却充满悬念。美联储内部“鹰鸽”分歧超出预期,未来继续降息并无悬念,但具体降息幅度和时机仍不确定。
在上周美国非农报告超出市场预期后,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压力依旧存在。美国东部时间10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增速连续六个月下降至2.4%,环比增长0.2%,略高于预期;核心CPI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0.3%,同样小幅超出预期。数据公布后,美股盘前三大股指期货走低。
尽管9月通胀数据因住房和食品等因素而略超预期,但通胀走势并未脱轨。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降息25个基点。景顺董事总经理黄嘉诚表示,尽管美国通胀下行之路不平坦,但整体正逐步接近2%的目标,未来可以控制通胀问题,美国经济或将实现软着陆。同时,近期CPI和非农数据也印证了美联储9月会议分歧的合理性。
在9月会议中,美联储内部出现了罕见的公开分歧,12名票委中有11人投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仅美联储理事鲍曼一人反对,希望降息25个基点。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之间的分歧远比表面大,一些官员支持较小幅度的降息,并强调在7月底的会议上,有合理的理由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尽管存在分歧,但美联储官员的共识是,美国就业市场下行风险加大,对通胀持续下降至目标更有信心,因此执行了降息50个基点的决策。
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初期的力度并非关键问题,更重要的是政策正常化的整体路径。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还需更多经济数据来描绘,不确定性将是常态。此外,美联储内部的“鹰鸽”分歧也超出预期,这是自2005年以来首次有理事投票反对美联储利率决议。
尽管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并没有那么“鸽派”,但在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下,美股延续温和上涨态势,标普500指数和道指创下收盘纪录新高。经济软着陆预期和温和降息周期仍有望支撑美股。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美洲区首席投资官Solita Marcelli表示,美联储决策者普遍认为通胀正在走低,就业增长可能趋向疲软,降息仍是一个选项,鲍威尔有可能会在年末给市场提供支持。
然而,随着近期数据的发布,美联储进一步“由鸽转鹰”,接下来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将更加常见,大力降息50个基点或难再现。交易员们大幅下调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未来继续降息并无悬念,但具体路径悬念重重。对于11月会议,市场焦点已经从“降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转向“降息25个基点还是不降息”。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分析称,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主要源于对美国经济形势、通胀压力、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政策正常化节奏的不同判断。尽管存在分歧,但绝大多数官员支持了鲍威尔主导的大幅降息决策,这表明鸽派声音在会议上占据了上风。然而,考虑到是首次降息,具有预防性质,后续还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展望未来,黄嘉诚表示,美联储货币政策依赖美国经济数据,现在美国走到经济周期的中后期,已经开启降息,预计美联储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降息,直至利率达到3%~3.2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