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韩国央行时隔四年再次降息25个基点,引领新兴经济体加入宽松周期。国际清算银行警告各国央行谨慎考虑宽松路径,以应对潜在的经济衰退和通胀反弹。同时,巴西央行已重新转向加息。

市场回调之际,或许正是投资者寻找上车良机的时刻,把握时机,立即开户以待。

当地时间周五,韩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成为又一加入宽松浪潮的新兴经济体。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启动,贬值压力有所缓解,为各国提供了转向提振经济的政策空间。然而,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最新报告中提醒各国央行,应谨慎考虑宽松政策的实施路径,以有效应对潜在的经济衰退和通胀反弹。

韩国央行四年后重启降息通道

韩国央行当天将基准七天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25%,这一举措是自2020年5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标志着其结束了长达四年的紧缩周期。此番降息的背后,是通胀压力的缓解、经济增长的疲软以及政府遏制家庭债务的决心。

韩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为2021年2月以来最低涨幅。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0%,较上月微降0.2%。这表明通胀正在降温,为韩国央行降息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8月,韩国央行下调了对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胀的预测。预计今年GDP将增长2.4%,整体通胀率为2.5%。而到2025年,这两项指标将分别放缓至2.1%。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韩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市场对存储芯片、汽车等商品的需求。然而,近期出口增长出现放缓迹象,9月份海外出货量增长率从12%降至7.5%,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半导体价格的疲软。

花旗发布研报称,韩国政府债券将于2025年11月被纳入富时世界政府债券指数,这一举措有望为韩国央行宽松政策铺平道路,吸引数十亿美元外资流入。

分析人士认为,韩国央行未来几个月的降息步伐将是渐进的,以避免借贷成本大幅下降导致的金融不稳定风险。机构预测,到2025年底,韩国央行可能会将利率降至2.50%至2.75%之间。

新兴经济体紧跟美联储步伐

在美联储降息之前,新兴经济体在政策转向方面存在顾虑。提前行动可能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进而推高进口价格,加剧通胀压力。然而,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启动,新兴经济体纷纷跟进。

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兴经济体面临复苏考验,降息虽能提振经济,但也可能加剧外国资本外流风险。考虑到美元强势表现,这一风险尤为突出。

上月,印尼央行和菲律宾央行已下调基准利率。菲律宾央行行长雷莫洛纳表示,希望在年底前进一步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该国8月通胀率降至3.3%,回到预设目标范围内。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认为,菲律宾核心通胀率下降表明国内需求疲软和价格下跌,这将增强央行继续降息的动力。

南非央行也在9月下调了主要回购利率25个基点,至8%。南非兰特是今年表现最好的主要新兴市场货币之一。政治风险改善和通胀软化为央行降息创造了条件。前瞻性指引显示,南非央行可能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实施额外宽松政策。

BIS警告谨慎宽松

尽管不少国家重新开启宽松周期,但国际清算银行(BIS)敦促各大央行谨慎行事。BIS货币和经济部部长博里奥强调,央行应保持“安全边际”,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和意外危机。

BIS在最新季度报告中指出,浪费过去几年重建的利率缓冲将是一个遗憾。在决定宽松政策的速度和幅度时,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和意外事件。

博里奥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仍在努力解读利率周期的未来走向。中性利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有在实际到达时才能确定其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是率先大幅降息后又转向加息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巴西央行表示,加息旨在应对因经济活动强于预期和财政问题而加剧的通胀前景。这表明巴西央行在应对通胀方面采取了更加鹰派的立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