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助力工业经济强劲增长
AI导读:
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带动全市汽车年产量历史性突破100万辆大关,为工业经济提供硬核支撑。同时,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百强榜出炉,北京、上海等城市排名领先。
据河南日报报道,郑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披露,今年1-11月,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量高达52.9万辆,同比增速达到惊人的112.9%,推动全市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正式迈入“汽车城”行列。郑州市正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凭借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和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机遇,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伸、完善与强化。
目前,郑州市已集聚上汽、宇通、海马、东风日产、比亚迪等7家整车制造企业,15家专用车企业,以及比克电池、福耀玻璃等超过150家配套企业,汽车年产能超过260万辆,年产量占全省80%以上,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增长,不仅拉动了钢铁、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更为郑州市的工业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5.8%和11.8%。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成为郑州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助力郑州在年底的经济排名战中占据有利位置。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拟推动低空经济有序发展;上海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盐城至宜兴高铁开工建设,构筑江苏“2小时快速交通圈”;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助力西南地区电力发展。在宏观经济方面,国家统计局对2023年GDP进行了修订,但表示对2024年GDP增速核算影响不大。同时,1至11月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1%。
在城市发展方面,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百强榜出炉,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位列前五。浙江省和江苏省上榜城市数量最多,分别为11个和10个,显示出这些地区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