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发布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计划设立多条低空飞行航线,并推动重点地区先行示范。低空经济的发展正在倒逼空域管理改革,多个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经济具备万亿市场空间。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上海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分阶段实施,逐步构建完善的低空飞行服务管理体系。方案分为建设筹备阶段(2024年年底前)、建设及试运行阶段(2025年年底前)和优化提升阶段(2027年年底前)。

在建设及试运行阶段,将开展低空公共航路划设研究,计划设立不少于150条低空飞行航线,并建成市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和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一期),同步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在优化提升阶段,将全面形成上海市低空公共航路网络架构,累计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不少于400条,并基本建成相关配套设施。

方案还强调了提升低空空域管理能力,包括推进空域基础分类划设、开展低空空域普查、建立低空空域环境要素目录、建设上海市低空数字空域“一张图”等。同时,探索构建重点区域低空数字孪生系统,编制低空目视飞行航图,并统筹划设一批低空飞行航线。

为推动重点地区先行示范,方案提出了金山区、杨浦区、青浦区和临港新片区等不同区域的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创新试点,探索构建区域内低空航路航线网络,推进跨区域、跨省域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协同机制。

方案支持的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包括低空+物流运输、低空+载人交通、低空+应急救援、低空+文化旅游、低空+智慧城市等。低空产业的发展正在倒逼空域管理不断改善和升级。近日,中央空管委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相关地方政府将承担更多管理责任。

多个重点城市在低空规划中强调加强空域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深圳将新增建设5G-A基站超8000个,加强600米以下低空网络覆盖,形成空-天-地-海融合通信网络体系。合肥则计划在未来三年构建城市空中交通载人运输网络,建设超30个以上eVTOL起降点。

广发证券表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示范区建设对产业推动的示范效应可期。财通证券认为,空管系统作为保证低空飞行安全的核心,有望率先受益。赛迪顾问数据显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具备万亿市场空间,包括飞行器制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跨界融合生态三个层面。

据赛迪顾问数据,2023年低空基建以及飞行保障等领域占低空经济规模比重比例较低,市场空间并未完全释放。然而,国海证券认为,中期低空基建占比可提升空间广阔,2024-2030年为低空基建发展的加速期,低空基建有望是下一个5年内相对更具爆发力的赛道。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