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公募基金年度业绩即将揭晓,数据显示超九成基金年内浮盈,主动权益基金占比近七成,信息技术成重仓领域。基金首尾业绩差异大,但整体表现积极。机构看好中国资产投资价值,对2025年权益市场态度乐观。

2024年即将结束,公募基金年度业绩即将揭晓。截至12月25日,全市场万余只有可比数据的基金产品中,超九成年内浮盈,其中主动权益基金占比近七成,信息技术成为绩优基金普遍重仓的领域。

基金首尾业绩差突破百分百

随着9月下旬权益市场的回暖,基金产品纷纷“回血”,截至12月25日,全市场有可比数据的基金产品中,约85%的基金产品今年以来的回报为正,其中收益率在30%以上的基金产品共有23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大摩数字经济以71.11%的年内回报率遥遥领先,成为目前回报率最高的基金产品。

债券型基金方面,尽管经历了10月以来的债市震荡,但总体依然保持了较为稳健的业绩水平。在有可比数据的债券型基金中,98%的债券型基金回报率为正,其中118只基金的年内回报率在10%以上。光大中高等级、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两只债基的年内回报率达到了20%以上。

QDII基金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今年迎来强劲增长。数据显示,全市场可比的QDII产品中,收益率为正的占比约为88%。其中,南方中国新兴经济9个月持有、华宝纳斯达克精选与华夏全球科技先锋人民币年内回报率领先。

然而,基金产品之间的业绩差异依然较大。在八成产品取得正收益的同时,仍有68只基金净值下跌超过20%,全市场基金的首尾业绩差达到了105%。

主动权益业绩亮眼,前十回报率均超46%

自今年9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反弹态势明显。据统计,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14%。与此同时,权益类基金净值也有所回升。

从年内表现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遍在9月以来的反弹行情中实现了回报率的正增长。截至12月25日,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年内取得正收益的占比约为68%。其中,大摩数字经济以71.11%的年内回报率位列各主动权益类产品第一,紧随其后的银华数字经济以53.70%的回报率位列第二。目前,年内回报率排名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年内回报率均超过了4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回报率位居前列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大都为规模在10亿元以内的小型基金。从持仓情况来看,信息技术成为今年绩优基金共同重仓的领域。年内回报率超70%的大摩数字经济,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有9只均属于信息技术板块;银华数字经济前十大重仓股中也有6只属于信息技术板块;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也有8只信息技术领域个股。

中长期业绩方面,数据显示,全市场共87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率超过了100%,30只基金净值上涨超10倍。也有不少绩优基金在震荡较大的近三年时间里均取得了稳定的回报。

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基金管理人应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不少基金公司也在考核上选择将短期和长期业绩相结合的方式,让长期考核占有更高的权重。

机构看好中国资产,2025年投资前景积极

展望2025年,不少机构表示,在市场情绪回暖、宏观基本面复苏以及低估值等积极因素叠加下,中国资产具备投资吸引力。

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良表示,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是合理的,中国股市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中欧基金看好消费和科技两个方向,景顺长城首席资产配置官王勇建议关注AI应用和硬件创新以及自主可控等相关领域。摩根资产管理认为,A股当前整体估值具有吸引力,市场供需关系处于较高景气的行业板块有望提供超额收益的机会。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公募年度“成绩单”即将揭晓 近九成基金年内浮盈)

(责任编辑: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