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房地产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包括推动市场止跌回稳、构建新模式、实施城市更新等。会议还提出三个“更加”,强调释放住房城乡建设稳增长潜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政策走向定下基调后,12月24日至25日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市场的具体工作规划。据中国建设新闻网报道,该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成果,并详细规划了2025年的五大重点任务。

2025年的房地产工作将围绕五项核心任务展开: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以及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其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被视为重中之重,而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则被视为促进新房销售止跌回稳的关键举措之一。

会议还着重提出了三个“更加”:更加充分释放住房城乡建设稳增长潜力、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系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首次从稳增长和激活潜力的角度肯定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表明当前住房发展工作需从传统的解决住房需求等目标维度进行思考,同时从稳增长的角度提高认识和站位。

自“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政策组合拳实施以来,房地产市场已呈现止跌回稳势头。中指数据显示,12月以来,重点3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同比增长均超10%,重点20城二手房成交量也持续增长。对于另外两个“更加”,严跃进表示,也是2025年要持续发力的工作,后续都需持续发力。

在2025年的工作安排中,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依然排在第一位。会议提出了两项具体措施:一是着力释放需求,落实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并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二是着力改善供给,严控商品房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预计,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公积金政策也将继续成为促进需求释放的重要方向。城中村改造被认为是释放需求的重要方向,预计相关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加快城中村改造节奏。

在改善供给方面,陈文静认为会有几个侧重点,包括落实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政策、完善存量商品房收储政策以及多措并举盘活商办用房。同时,会议还强调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包括优化住房供应体系、建立要素联动新机制、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完善房地产全过程监管。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新模式是系统工程,既要稳定市场,同时也要逐步转向新模式。推动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方面,已被多次强调,目的就是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厘清需求类型和需求地点,然后决定住房和土地供应。未来商品房和保障房都要“以需定供”。

此外,现房销售方面也在各地探索中。李宇嘉指出,未来需要在供地阶段就规划现售,并加大现售在供地、规划、报建、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同时,房企也要做好市场需求调研,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合理溢价。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