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浙商银行股东山东国信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该行A股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1%。该行近年来频获险资增持,未来发展规划定位成“善”“数”两个字,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

近期,随着浙商银行股价屡创新高,该行股东山东国信宣布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该行A股股份。具体减持计划为自12月27日起三个月内累计减持不超过2.75亿股,即不超过浙商银行总股本的1%。山东国信解释称,减持主要基于自身经营发展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减持的浙商银行A股股份来源于去年5月的一次司法拍卖。当时,旅行者集团持有的该行13.47亿股股份二拍落槌,山东国信与太平人寿合计耗资30.06亿元竞得该笔股权,其中约6.38亿股归山东国信所有。此外,山东国信还参与了浙商银行2023年6月的“A+H”大规模配股,至此番公告前,共持有约7.68亿股浙商银行股权。

截至12月24日收盘,浙商银行A股股价为2.95元/股,较山东国信参与该行股权竞拍时的单价上涨超过30%。以此计算,仅通过司法拍卖取得的6.38亿股,山东国信即获利4.58亿元。此外,山东国信持有浙商银行股份期间还获得了两次现金分红,实际投资收益率接近50%。

事实上,随着银行板块持续走强,已有邮储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股东获益减持。而山东国信此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也是充分考虑了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根据上交所有关规定,大宗交易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其所受让的股份。

作为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浙商银行近年来频获注重中长期回报的险资增持。其中,太平人寿、百年人寿、信泰人寿等均持有该行较大比例股份。数据显示,浙商银行2022年度、2023年度派现规模均在45亿元左右,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分别达37.8%、32%。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表示,该行将定位成“善”“数”两个字,其中“善”是指摆正方向,注重社会价值;“数”则突出智慧经营。为此,该行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一号工程”,旨在实现数字系统智能化、组织架构敏捷化、考核评价精准化、客户经理综合化。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图片链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