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移动在2024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展出自研人形机器人,标志着正式进军高科技领域。预计明年将在半结构化场景进行试点,3-5年后正式商用。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投资机遇在于敏锐捕捉!

在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以一股全新力量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首次展出了自研的人形机器人“凤起”,标志着中国移动在高科技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据现场工作人员向《科创板日报》透露,这款机器人专为家庭场景设计,但目前仍处于原型机阶段,尚未进行商业化应用。大会上,中国移动共展示了四款机器人,包括轮式陪伴机器人-小佳、机器狗小力、轮臂机器人小智以及双足机器人“龙翔”,其中具备人体形态的小智和双足机器人“龙翔”最受瞩目。

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家庭视联产品部技术管理经理张螣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自去年起便投入人形机器人的自主研发,至今已耗资上亿。预计明年将在养老院或社区等半结构化场景进行简单任务的试点,旨在实现劳动力替代。而正式的商用计划则定于3-5年后。

张螣英强调,小智旨在成为泛家庭领域的个性化助手,满足家庭场景下的劳力替代需求。该机器人集成了大模型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路径规划算法和多任务处理能力,实现了全身各关节的协同作业。而双足机器人“龙翔”则与小智共享相同的上肢多功能性,能够执行物品抓取、工具操作、语音交互等任务,并支持IoT控制、自主导航和寻人定位。

相较于技术门槛更高的人形机器人,小佳和小力两款机器人的研发进度和商业化步伐更为迅速。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与AI的结合已成为国内外科技公司竞相追逐的热点,特斯拉、小米、小鹏、智元机器人、宇树、银河通用等数百家企业已纷纷入局。

全球范围内已发布的各类人形机器人数量已超过150款,而我国已有超过60款人形机器人问世,部分产品已进入交付阶段。面对这一热闹非凡又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移动表示不会全程参与人形机器人的研制,而是将重点放在产业带动上,通过软件层面的自主设计和研发,结合硬件生产的合作模式,以及移动的场景、数据和用户优势,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商业落地。

“我们采用的如深度相机、二指夹爪等零部件,都是已有的成熟技术产品。”张螣英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的不断升级,未来我们将与更多技术产品提供方展开合作。”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