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乘用车市场价格逐年攀升,尽管价格战持续。消费升级推动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中低端车型销量下滑。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中低端车市场,提振效果明显。

“价格战”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已经持续了近两年,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汽车价格却逐年攀升。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汽车均价约为15.1万元,2020年上升至16.2万元,而截至今年,累计均价已经达到了18.2万元。这意味着,从2019年至今,国内汽车均价上涨了3.1万元。

在国内汽车市场,降价幅度高达3万元、5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车型屡见不鲜。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降价车型数量达到了195款,远超2023年全年150款的规模,也大幅超过2022年95款的降价规模。

然而,在这种降价潮下,汽车价格为何还会“越降越贵”?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影响汽车零售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汽车销量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段销量结构持续上行,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显著,中低价车型销量占比减少,这是消费升级的推动,同时也是换购群体消费升级的结果。

公开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4年前9个月,30万至4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份额从7%提升至11%;20万至3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份额从14%提升至18%;15万至2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份额从16%提升至18%。相比之下,10万至15万元以上车型市场份额从36%下滑至33%;5万至1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份额从22%下滑至13%。

乘联会零售数据还显示,全国城市市场价格段结构走势持续上行,高端新能源车型销售提升尤为明显。在B级车和C级车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幅提升。从2019年至2024年前9个月,B级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从2.5%提升至47%;C级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从4%提升至42.3%。

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价格提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例如,“蔚小理”中,蔚来首款车型蔚来ES8起售价为44.8万元,理想首款车型理想ONE起售价为34.98万元,小鹏相对更便宜些,首款车型小鹏G3售价也在22.78万元。此外,问界、比亚迪、长安、长城、吉利等自主车企旗下车型售价也在不断走高。

以长城汽车为例,2020年长城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为9.3万元,2023年提升至14万元,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其单车平均售价已经达到了16.48万元。随着国内乘用车价格持续上行,入门级车市场销量萎缩,反映出中低端购买力不足的问题。

崔东树表示,低端消费很重要,需要改善普通群体需求购买力、拉动入门级消费,实现首购群体的消费入门。为此,中央及地方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刺激中低端车市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出,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

此外,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山东等20余省市也发布了相关的汽车置换补贴政策。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第三季度,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市场走强,5万元级纯电动车走势改善,10万元级插混增长迅猛。其中,今年9月,A00级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100%,A0级小型车的新能源渗透率也突破了75%。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实施以来,提振效果明显。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加快增长,有效带动汽车销量提升。据新华社报道,截至10月16日24时,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已超过142万份,当日新增补贴申请量首次突破2万份。中汽协也建议明年能够延续相关政策,并尽早发布有关实施细节,稳定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