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英伟达CEO黄仁勋推出新型超级计算机,并透露正在开发“AI大脑”,引发市场对AI芯片及半导体市场前景的广泛关注。英伟达股价飙升,投资者看好AI投资潜力。

AI芯片巨头英伟达近期动作频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0月23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丹麦推出了一款名为Gefion的新型超级计算机,该超级计算机配备了1528个GPU,旨在应对药物研发、疾病诊断、治疗及复杂生命科学挑战等领域。黄仁勋预言,计算机辅助药物研发的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数字生物学的黄金十年。

此前一天,黄仁勋在美国奥兰多高德纳IT展览会上透露,英伟达正在开发“AI大脑”,这一基础技术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强大动力。他指出,代理型人工智能将是下一个大趋势,能够在极少人工干预下做出决策。

在资本市场上,英伟达股价周一飙升超4%,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3.5万亿美元。尽管周二微跌0.08%,周三盘前又下跌0.81%,但英伟达股价整体保持高位震荡。

此外,黄仁勋周三在丹麦透露,在台积电协助下,英伟达最新AI芯片Blackwell的一个影响生产的设计缺陷已得到修复。Blackwell芯片性能卓越,速度比现有H100芯片快7至30倍,功耗降低25倍。虽然发货推迟,但摩根士丹利预计英伟达2024年第四季度Blackwell芯片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利润率极高。

黄仁勋在丹麦还提到,欧盟在AI投资方面落后于美国和中国,但已通过世界上首个全面管理人工智能的规则。他呼吁欧盟加快AI发展,将数据视为国家资源。

周二,黄仁勋在高德纳IT展览会上表示,我们正见证新工业革命的曙光,动力来自人工智能。他强调,公司必须转型为AI驱动的组织,英伟达已将AI应用于芯片设计、软件编写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黄仁勋透露,英伟达正打造“AI大脑”,收集公司运作、业务流程和客户互动的知识,交给AI处理,最终实现与AI直接对话。

为实现这一目标,英伟达将推出一款工具,让人工智能更容易获取和理解PDF文件。黄仁勋表示,未来公司将拥有大量数字员工或AI代理,与人类员工并肩作战。他还提到,下一个大趋势是代理型AI,英伟达已与SAP、ServiceNow等公司合作,将此类代理纳入系统。

自9月中旬以来,英伟达股价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反映出投资者对AI投资的重新乐观。CFRA分析师Angelo Zino预测,Meta可能将在2025年将其资本支出提高约20%,主要用于支持AI项目。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李薇认为,AI主题仍有足够发展空间,随着科技公司不断超越高收益预期,AI受益者的估值得到支撑。

星展银行表示,在AI相关半导体需求强劲扩张的带动下,半导体产业有望强劲反弹。2024年,逻辑和内存市场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今年半导体市场总规模预计将增长16%,达到6110亿美元。随着云端超大规模供货商和数据中心供货商需求强劲,对支持AI的GPU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强烈。内存市场也将在AI主导的数据中心热潮中增长77%。

星展集团仍看好半导体领域,认为半导体产业将持续长期受惠于AI的变革性影响。尽管AI热潮终将退去,但考虑到Amara定律,即市场经常高估科技的短期影响而低估其长期影响,这是评估半导体企业和AI受益者投资价值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上周,A股半导体行情领先所有主要指数,本周一至周三,半导体板块维持高位震荡,个股表现活跃。天风证券指出,半导体行业当前处于长周期底部,但下半年进入传统旺季,受益于新款旗舰手机发布、双十一等消费节影响,行业终端销售额预计环比持续增长。长期来看,半导体蓝筹股当前估值较低,经营上持续优化迭代的公司在下一轮周期高点有望取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

天风证券还强调,半导体设备材料作为半导体生产核心要素,目前国产替代率仍低,供应链安全受到国际政治影响较大,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在政策持续支持、本土头部存储厂/晶圆代工厂等带动下,国产设备材料有望加速产线验证,预计板块将受益于本土产能扩张及国产替代率提升,看好板块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英伟达CEO黄仁勋推出新型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