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专属年检规定即将实施,插电混动车型费用或最高
AI导读:
新能源车专属年检规定将于明年3月1日实施,插电混动车型因需同时进行油检和电检,检测费用可能最高。同时,并非所有新能源车都能接受全部检测项目,换电车型检测要求也未明确。规定实施将有助于保险公司评估风险和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规范化。
历史首次,专为新能源车定制的专属年检规定即将出台,但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车中的特定车型将不受此规定全面覆盖。
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已正式公布,并将于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规定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新能源车年检的具体项目、费用、责任归属等问题,车主们存在诸多疑问。
记者为此采访了参与《规程》制定的专家,以解答公众关切。据透露,插电式混动车型因同时具备燃油和电动系统,可能需同时进行油检和电检,从而使其年检费用相对较高。然而,具体费用将由市场决定,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增长,检测场的竞争和定价策略将逐渐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新能源车都能接受全部检测项目。例如,仅配备交流充电口的车型(如五菱宏光MINIEV等)将无法进行动力蓄电池充电的必检项目。此外,《规程》对换电车型的检测要求也未明确,换电车型是否需进行与其他纯电车型相同的电池检测项目,目前尚无定论。
在责任归属方面,《规程》发布后,新能源车辆检测主要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执行。质保期内车辆若检测出问题,车企或将承担责任,这将增加车企的维修成本。然而,《规程》中的检测项目技术手段、规则流程明确,但检测结果一栏以提出建议为主,非强制性规定,这为车主和车企的责任划分留下了一定的空白地带。
《规程》的实施将对新能源车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这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准确地评估新能源汽车的风险,优化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从而解决新能源车续保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也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残值的量化评估,推动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然而,《规程》的真正落地还需时间。由于新能源汽车专属检测线较少,且设备成本、人员培训费用较高,不少检测场尚不具备检测新能源车的实力。因此,《规程》落地需要大概1~2年的过渡期,期间可能会选出一批城市进行试点运营,逐步完善后再推广。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