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稀土开采停滞,我国稀土进口受阻
AI导读:
缅甸稀土矿开采停滞,边境关闭导致我国稀土原料进口受阻。缅甸是我国重要的稀土原料来源,其稀土产量的减少将加剧全球稀土市场的紧张局势。未来稀土市场价格有望回归至相对合理区间。
据华泰证券最新报告,缅甸当地稀土矿开采活动已陷入停滞,加之边境关闭,导致我国稀土原料进口渠道受阻。缅甸作为全球第三大稀土原矿产地,主要以中重稀土离子矿为主,2023年其稀土原矿产量在全球占比高达11%,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稀土原料供应国。据统计,2024年1至9月,我国自缅甸进口稀土氧化物达3.1万吨,占总进口量的74.9%。
面对缅甸稀土开采停滞的现状,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以投资人身份分别联系了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的投资者关系部门。中国稀土方面表示,已注意到相关媒体报道,但公司目前拥有自采矿,能够满足自身需求。北方稀土则回应称,原先依赖进口矿,现因供应量减少,原料端可能会呈现紧平衡状态。
缅甸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历史上其并非稀土大国,但自2018年以来,缅甸稀土产量迅速攀升,被誉为“稀土小强”。稀土资源并非单一化学物质,而是包含多种性质相近的金属元素,主要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两类。中国作为全球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其稀土资源以轻稀土为主,而重稀土则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等地。鉴于重稀土在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中国自2015年起已压缩了重稀土的开采量。
为应对稀土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已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实施了严格的控制指标。然而,缅甸作为替代中国重稀土供应的重要来源,其稀土产量的减少无疑将加剧全球稀土市场的紧张局势。据华泰证券分析,缅甸提供的重稀土产量约占全球一半,其对我国稀土原料供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4年上半年,稀土产品市场供给稳中有增,但下游需求不足,导致市场弱势运行。尽管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在第四季度有所回暖,但整体而言,稀土市场价格仍处于波动状态。伴随着《稀土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以及供需格局的改变,未来稀土市场价格有望回归至相对合理区间。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内容有所扩充和改写,确保信息准确且符合原文精神。)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