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产芯片在汽车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东风汽车牵头发布的DF30芯片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在车规级芯片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汽车芯片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国产芯片在汽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1月10日,武汉经开区官微发布消息称,由东风汽车牵头组建的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成功发布了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这一成就填补了国内空白。DF30芯片作为业界首款基于自主开源RISC-V多核架构、采用国内40nm车规工艺开发的高端车规MCU芯片,从设计到制造全流程实现国产化,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D,并已通过295项严格测试。

据悉,DF30芯片适配国产自主AutoSAR汽车软件操作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动力控制、车身底盘、电子信息、驾驶辅助等领域。同时,该芯片已在东风汽车新能源车型上正式量产搭载,标志着我国在车规级芯片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成员单位已扩展至44家,涉及领域覆盖车规芯片标准、设计、制造、封装、应用等全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共产出发明专利50余项,牵头起草车规级芯片国家、行业标准6项,其研发的高边驱动芯片也已在东风汽车新能源车型上正式量产搭载。

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车规级芯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目前全球汽车MCU高端市场仍被外资厂商垄断,但国内车规MCU芯片企业正在快速成长,并切入智驾、底盘、动力等中高端应用领域。未来,随着单车搭载芯片价值量的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规模的不断增长,汽车芯片市场仍将保持增长状态。

同时,我国政府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多地政府针对汽车芯片产品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培育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以鼓励和支持车规级芯片的发展。从产业端看,我国芯片产业布局车规芯片的企业相对完善,不同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从不到5%到20%左右,尤其是在功率半导体、计算控制芯片等领域国产化率相对较高。

总的来说,国产芯片在汽车领域的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产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图片为东风汽车研发总院颁发的东风高边驱动芯片车规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