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刚上市半年的AI明星股出门问问,如今股价已跌至不足1港元,较上市发售价跌超七成。业绩下滑、大客户流失、销售开支见涨等多重因素导致投资人用脚投票。基石投资者和早期参与公司融资的投资者也面临巨额亏损。

  刚上市半年的AI明星股出门问问(02438.HK),如今股价已跌至不足1港元,较上市发售价跌超七成,成为年内“最惨AI股”。时代周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股价是衡量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的核心指标,它直接反映了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即时评估。出门问问,这家以生成式AI和语音交互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究竟为何会遭遇投资人的用脚投票?

  根据出门问问发布的上市后首份中期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37.9%;期内亏损5.79亿元,亏损同比持续扩大。出门问问表示,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后,可赎回优先股自动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相关会计处理导致账面值变动。

  除此之外,出门问问还面临着大客户流失和销售开支见涨的双重压力。2024年半年报显示,出门问问的收入主要来自AI软件解决方案和智能设备及其他配件。其中,AI软件解决方案中AIGC解决方案收入达到9230.1万元,同比大增123.8%,成为最大收入来源。然而,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却同比大减93.4%,原因是与汽车附属公司A的知识产权安排项目已完成。

  同时,由于AIGC解决方案的收入增加,出门问问还面临着相应促销费用增加的压力。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达到9129.1万元,占总营收的约56.12%,已超过研发开支成为最大支出。研发开支同比减少约23.14%至5581.4万元,主要是由于薪资福利及人数的减少。

  股价方面,截至11月15日港股收盘,出门问问股价为0.97港元/股,市值仅剩约14.6亿港元。而据招股书,出门问问在2019年9月完成D-2轮融资后,投后估值达到58.91亿港元。上市时引入的2位基石投资者——中关村国际和南京经开聚智,合计共支付了9471.5万港元认购款,如今所持股份市值仅为2417.725万港元,巨亏超七成。

  除基石投资者外,还有不少早期参与公司融资的投资者也出现浮亏。据招股书披露,截至IPO前,出门问问共完成7轮融资,参与B轮、C轮、D-1轮、D-2轮的投资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浮亏。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