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中国裁员风波:多产品线受影响,赔偿方案引关注
AI导读:
近日强生中国宣布多产品线裁员,赔偿方案包括“N+1”“N+2”“N+3”等。此次裁员规模达20%,主要涉及外科部门。同时,跨国医疗器械企业裁员潮汹涌,强生、碧迪等企业已裁员或计划裁员总人数近3000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强生中国宣布多产品线裁员,赔偿方案包括“N+1”“N+2”“N+3”等多种选择。有强生中国区被裁员工透露,此次裁员规模达到20%,主要波及外科部门,通过邮件形式通知,离职日期多为今年年底。尽管近年来强生持续优化人员结构,但此次裁员涉及架构调整,影响范围更广。赔偿方案按年限划分,最高可达N+3,被裁员工对此表示满意。
11月14日,记者通过官方邮件及电话联系强生中国,但截至发稿前未得到明确回应。公开资料显示,自2023年以来,强生已多次被曝出裁员消息,涉及业务合并、部门关闭及子公司员工裁撤等。然而,强生集团并未对此进行公开回应。
今年10月,强生发布Q3财报显示,2024财年前三财季累计收入同比增长3.98%至663.01亿美元,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65.81%至106.35亿美元。本财年第三财季,强生销售额同比增长5.2%,净利润同比下滑37.5%。分部门来看,创新药物营收同比增长6.4%,医疗技术营收同比增长3.7%。按地区划分,美国是强生营收的主要来源,占比约57%,而亚太非地区营收占比约15.5%。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4年跨国医疗器械企业裁员潮汹涌。不完全统计显示,强生、碧迪、美敦力、爱德华生命科学及费森尤斯等企业已裁员或计划裁员总人数近3000人。其中,登士柏西诺德裁员数量最多,超过1200人。这些跨国企业裁员虽涉及数百人,但相对于其庞大的员工规模而言,比例较小。
医药战略咨询专家秦望岑指出,当前全球市场处于经济弱周期,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增加,跨国企业为防范风险而采取裁员措施。美国医保谈判未来或将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影响因素之一,但对当前已发生或计划中的裁员影响不大。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直接关联,仅供示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