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如何突围?
AI导读: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造车新势力面临巨大挑战。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试图通过完善产品矩阵、加速产品迭代、全面布局供应链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当前新能源市场的热潮中,各大企业纷纷涌入,试图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造车新势力闻风而动,传统车企也在积极转型,甚至像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直接下场参与造车。
然而,与拥有丰富生产线、造车经验、销售渠道和品牌心智的传统车企相比,造车新势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小米等互联网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10月20日,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他对电动汽车行业的看法。
雷军指出:“电动车是一种以智能化、软件化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品。汽车行业的本质将从机械演变为消费电子,市场份额将高度集中于顶级企业。”他预测,当电动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要想成功,就必须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这无疑是一场残酷的竞争。
从近期造车新势力公布的9月销量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哪吒汽车以1.8万辆的交付量领跑市场,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也分别交付了1.15万辆和1.1万辆新车。而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则分别交付了1.09万辆和8468辆新车,其中小鹏汽车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相对于燃油汽车,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壁垒要低得多。因为电动车不需要复杂精密的燃油发动机,而且占电动车40%成本的核心部件——电池,也是由宁德时代等专门的厂商提供的。这意味着电动车领域的技术门槛较低,竞争将更加激烈。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则认为,按照3C市场竞争规律来看,真正能生存下来的是第一梯队的企业。目前,多家造车企业正在争夺第一梯队的宝座。雷军就曾表示,小米造车的目标是2024年进入第一阵营。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造车新势力需要从完善产品矩阵、加速产品迭代、全面布局供应链等方面着手,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传统车企也在积极应对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岚图、极氪、埃安、智己等新品牌逐渐成立,并依靠完善的产业链优势逐渐发力。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行业格局瞬息万变。小米、百度等互联网企业还未量产汽车,华为也尚未亲自下场造车。然而,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将变得越来越小。造车新势力需要迅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引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
当前,企业跨界造车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模式,如华为;二是“与传统车企携手造车”模式,如百度、腾讯、阿里;三是“独立造车”模式,如小米、零跑。小米选择了第三种模式,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小米自动驾驶团队规模已超过500人,首期投入33亿研发费用。在发布会上,小米展示了其自动驾驶技术的相关进展,包括无保护场景自动掉头、事故车辆自动绕行、多车道路口自动左转、自动环岛绕行、斑马线礼让行人和自动泊车入位+机械臂自动充电等功能。
智慧芽数据显示,小米汽车自成立以来已申请汽车专利125项,其中约70项与自动驾驶相关。信达证券认为,小米逐步建立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技术与产业布局,目标推出高性价比的智能电动汽车,这将加速推动汽车产业电动智能化的发展进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