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31亿竞得亦庄新城地块,互联网巨头频繁拿地引关注
AI导读:
2月8日,北京2022年第五批次集中供地第二场结束,京东以底价31.12亿元竞得亦庄新城地块,包含商业及居住用地。互联网巨头频繁拿地,主要用于自建办公楼及员工福利房,引发市场关注。
2月8日,北京2022年第五批次集中供地第二场圆满结束,五批次供地活动也随之落下帷幕。此次供地共推出6宗宅地,其中3宗地块以触顶价成交,3宗以底价成交,总成交额达到132.09亿元,成交总面积为21.47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更是高达53.18万平方米。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位于亦庄新城的地块被京东以底价31.12亿元成功竞得。该地块不仅包含商业用地,还罕见地包含了一块居住用地。从地理位置来看,这块土地堪称黄金地段,正对面即为京东集团总部大厦,紧邻北京亦庄线经海路地铁站,周边二手房均价已突破6万元/平方米。
关于该地块的未来规划,截至发稿,京东方面尚未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给出明确答复。
据业内人士透露,京东此前曾多次自行拿地建设办公大楼,这反映出其业务的迅速扩张与发展。同时,互联网企业竞得住宅用地,很可能用于建设员工福利房,旨在提升员工积极性,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京东斥资31亿拿下新地块
具体来看,该地块涵盖金融服务业用地、社会停车场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及托幼用地。其中,商业服务业用地需自持经营,自持年限为最高出让年限(办公50年、商业40年),不可转让或分割销售。建筑高度达到80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4.09万平方米,停车场规划车位不少于450个。
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块还包括一块4.96万平方米的二类居住用地和一块4.03万平方米的托幼用地,计划建设12班幼儿园。此外,二类住宅用地中还包含社区卫生服务站及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将由开发企业代建后移交相关部门。
同时,该住宅地块需执行套内“7090”政策,即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占比需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售价方面,该地块的住宅销售指导价为5.8万元/平方米。
竞拍结果显示,该地块由京东旗下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北京越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底价31.12亿元竞得。企查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13日,法定代表人为辛波,注册资本为33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及住宅室内装饰装修。2022年12月19日,该公司获得房地产开发企业二级资质。股权结构方面,宿迁友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前者100%股权,上层股东为京东在香港注册的公司。
互联网公司频繁拿地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京东此次拿地再次凸显了科技类企业在土地市场中的特殊地位。这不仅是科技企业扩张和投资能力增强的体现,也反映出北京土地市场拍地基本面有所改善,并表明相关企业看好北京的土地投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刘强东在内部信中宣布,京东将设立100亿元的住房保障基金,为基层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此次京东拍下住宅地块,也引发了其建设员工福利房的猜想。
严跃进认为,科技类企业拿下住宅用地,前期大概率会围绕员工福利房进行规划。通过此类拿地,实际上相当于企业代建职工住房,员工可享受价格折扣,而其他购房者也有认购机会。这体现了京东在拿地方面落实职住平衡的重要导向。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则表示,互联网巨头拿地主要用于自建办公楼和缓解员工住房困难。首先,自建办公楼可以节省成本;其次,帮助解决员工住房问题,互联网巨头多位于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较高。公司提供的房价较周边商品房低,有助于稳定团队。此外,地块位置通常靠近总部或原办公地点,方便员工就近上班。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拿地的消息不绝于耳,竞得住宅地块也并非首次。去年4月,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竞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地块;3月,腾讯音乐以底价拍下深圳南山后海一宗商业用地;2月,华为斥巨资拿下深圳香蜜湖地块。此前,字节跳动、美团、快手以及B站等也都曾传出过拿地的消息。
在拍得住宅用地建设福利房方面,小米是典型案例之一。2018年,小米与华润置地联合体竞得北京市昌平区一地块,建设的万橡华府成为小米公司的福利房,由小米员工优先购买,且享受9.2折优惠。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