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地楼市新政明确支持提升得房率,杭州等地出台新规优化面积计算规则,湖南衡阳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高得房率成为新房卖点,但需注意配套政策及时跟上,避免影响居住体验。

 “现在的房子越建越高,实用性却逐渐下降,公摊面积大成为购房者心中的痛。”“倾尽所有积蓄购房,结果公摊面积就占了三分之一。”公摊面积与得房率的话题持续在各地楼市引发热议。然而,这一现状正在悄然改变。

 近期,众多城市推出的楼市新政呈现“新趋势”,明确支持提升得房率。业内人士指出,提高得房率对买卖双方均产生积极影响,但相关配套政策需及时跟进。

杭州发布的《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关于优化建设项目容积率及相关指标计算规则的通知》中,新成交宅地可享受面积认定新规,如封闭式阳台按半面积计算、开放式风雨连廊不计容等。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包括深圳、广州、成都、贵阳、湛江等在内的超过20个城市,已对包括住宅在内的所有建筑物的标准进行了调整。

此外,自2025年1月1日起,湖南省衡阳市商品房将实行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徐跃进认为,计价方式的变化对房价影响有限,但按套内面积计价有助于购房者直观了解实际价格,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纠纷,促进商品房销售行为更加规范。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多地推出的与计容面积、公摊相关的新规或措施,本质是通过增加套内面积和房屋实际使用面积,降低单位购房价格和成本,从而变相降低房价。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购房者购房积极性,同时提振开发商拿地积极性。昨日,万科时隔4年再次在广州公开市场拿地,以28.8亿元摘得广州南站商务区3宗地块。

最近市场热销的新房除了价格优惠,高得房率也成为主要卖点。以深圳龙华区最新的“日光盘”为例,主力户型得房率号称达100%,89平方米可做成四房两卫。而附近一个次新房项目,得房率超过120%,120平方米户型的实用面积近150平方米。

过去,多层和小高层住宅公摊面积较小,得房率普遍在85%以上。如今,超高层住宅越来越多,许多住宅楼层数甚至超过50层。以深圳市场为例,记者抽样调查罗湖、福田和南山各3个在售且层数超过50层的新房住宅项目,发现得房率普遍在68%至75%之间。资深房产中介经理表示,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将得房率作为重要指标,得房率低且价格折扣不大的超高层住宅项目去化率表现较差。若高得房率新房在价格上让步,将对在售的超高层住宅项目销售造成冲击。

不过,也有购房者反映,一些所谓的高得房率新房在电梯数量、楼道面积等方面大幅“缩水”,影响居住体验。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表示,购房者更愿意购买得房率高的房屋,但购房时应从房屋自身条件出发,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房企应深入了解购房者居住需求,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户型。

真正通过合理设计实现高得房率的项目,确实能提高户型舒适度。但一些高得房率项目的“创意空间”可能是开发商在打“擦边球”,购房者需仔细辨别。总之,越来越多城市将公摊等问题“规则化”,对购房者而言是好事。但一直以住房建筑面积为基础收取的物业费等相关费用是否应调整?此类问题需地方规划调整标准,更需一系列配套政策及时跟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