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会议纪要揭示降息分歧,经济学家解读未来政策走向
AI导读:
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显示,内部对降息50个基点存在巨大分歧,经济学家解读称美联储态度谨慎,不急于降息,未来预计将逐步放松货币政策。
上个月,美联储以50个基点的“激进降幅”开启了宽松周期,然而,最新发布的会议纪要却揭示了联储内部对此次降息幅度的巨大分歧。
会议纪要指出,虽然多数与会者赞同降息50个基点,但也有部分成员认为降息25个基点更为适宜。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原本支持50个基点降息的成员,在公开场合又表示他们其实也可以接受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
此外,会议纪要还披露,一些官员原本希望在7月份就实施降息,这也是他们支持50个基点降息的一个考量因素。
经济学家对此的解读是:美联储的态度远比市场预期的更为谨慎,并不急于迅速降息。未来,美联储或将采取逐步放松货币政策的策略。
万神殿宏观经济(Pantheon Macroeconomics)资深美国分析师Oliver Allen强调:“美联储目前并不急于降息”,但他同时认为,美联储并未充分认识到经济困境的严峻性。
Oliver Allen补充道:“央行应采取更为果断的行动,以避免经济在年底前后出现显著放缓。”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Ryan Sweet表示,会议纪要增加了他对2025年降息幅度可能低于预期的担忧。他原本预测美联储会在今年最后两次会议上分别降息25个基点,并在明年再降息4次,每次25个基点。
然而,在美联储发布会议纪要后,Ryan Sweet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到2025年,美联储可能会暂停降息更长时间,以评估在本轮正常化周期中提前降息的影响。
近期,美联储官员不断重申,降息50个基点并不意味着政策放松的步伐会加快,也并非对经济前景恶化的直接反应。部分美联储官员表示,鉴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逐步降息是恰当的选择。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周三表示,进一步放松金融环境可能刺激支出,推动需求超过供给,这一风险表明美联储不应急于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正常”或“中性”水平。
洛根指出,美联储“应在监控金融状况、消费、工资和物价走势的同时,逐步推进降息”。中性利率的不确定性也是洛根主张逐步降息的原因之一。中性利率是指既不刺激也不阻碍经济增长的利率水平。
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Nationwide首席经济学家Kathy Bostjancic预测:“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但降息幅度可能会减小至25个基点。”
贝莱德总回报基金(BlackRock Total Return Fund)首席投资组合经理David Rogal表示:“今年还会有多少宽松政策难以确定,会议纪要中表达的不同观点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
David Rogal补充说,他的基本预测是美联储还将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但也有可能美联储会在11月或12月选择不降息。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