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与健康消费品业务:拜耳加码,赛诺菲等剥离
AI导读:
在跨国药企纷纷考虑分拆健康消费品业务的背景下,拜耳却在中国持续加大对健康消费品业务的投入,并与上海医药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此同时,赛诺菲等跨国药企选择剥离相关业务,而国内药企则不断加码健康消费品市场。
在跨国药企纷纷考虑或已经实施分拆健康消费品业务的背景下,拜耳却在中国持续加大对健康消费品业务的投入。
10月16日,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创新合作中心(CCIP)在上海正式揭幕,这是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战略创新基地之一,预计投资约2000万欧元。在揭幕仪式上,拜耳健康消费品与上海医药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山东食药研究所和京卫制药达成了三方战略合作。
此前,拜耳已在江苏启东签约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设全新的健康消费品供应中心,预计2028年投产。相比之下,赛诺菲、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等多家跨国药企巨头已经或计划分拆剥离健康消费品业务。
然而,国内药企如华润三九、东阿阿胶、同仁堂、天士力等却不断加码健康消费品业务。健康消费品业务在不同的药企迎来了不同的命运,这背后是基于各自市场环境作出的战略考量。
跨国药企为何剥离健康消费品业务?
健康消费品一般包括常用非处方药、维生素矿物质类补充剂、保健品等品类。虽然长期以来是跨国药企的重要业务,但近些年,分拆剥离已成为一个行业现象。跨国药企巨头们分拆剥离健康消费品业务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专注创新药主业,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例如,强生完成了消费者健康业务分拆,葛兰素史克也分拆出了赫力昂,默沙东则将原基础医疗和女性健康事业部分拆为欧加隆独立上市。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药企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和技术投入到更具成长潜力的核心业务中,如新药研发、生物技术等高附加值领域。
此外,当前健康消费品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分拆可以帮助企业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调整战略方向。同时,分拆独立上市后,不仅可以重塑母公司的估值体系,提升市值,而且分拆后的子公司也可享受更高的溢价。
国内外药企竞逐万亿健康消费市场
尽管有跨国药企选择剥离健康消费品业务,但仍有不少药企在加码这一领域,包括拜耳、华润三九、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同仁堂、天士力等。中国健康消费行业的巨大潜力是众多药企加码健康消费品业务的一大动力。
如云南白药设有健康品事业群,2023年财报显示,该事业群实现营业收入64.22亿元,同比增长6.5%。天士力也通过收购华润三九的股份来巩固其健康消费品业务。国内企业更了解本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能够提供更加贴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将达到9万亿元。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婴幼儿辅食、精准营养补充等方面都有较强消费需求,健康消费已成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习惯。
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总裁Julio Triana表示,健康消费品是拜耳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拜耳在中国市场拥有强大的品牌,并且致力于持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拜耳将继续加大对健康消费品业务的投入,4%的收入用于研发。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