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后美债上演“加息行情”,鲍威尔能否复制格林斯潘“软着陆”?
AI导读:
美联储降息后,美债收益率反而大涨,引发市场联想1995年格林斯潘时代的“软着陆”。当前美债抛售背后逻辑与当年相似,但鲍威尔能否成功复制格林斯潘的辉煌战绩仍需观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9月宣布降息后,市场却意外地见证了美债以暴跌姿态走出“加息行情”。尽管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但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反而上涨了逾50个基点,这一幕令人联想到1995年格林斯潘治下时的美联储降息。
当时,格林斯潘也在策划一场罕见的“软着陆”,与鲍威尔当前的目标相似。自美联储9月18日宣布降息以来,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已攀升34个基点,而1995年同期美债收益率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上涨。格林斯潘领导的美联储成功为经济降温,且没有引发衰退。
(美联储降息后美债收益率大涨的局面并不多见)
1995年7月至1996年1月,美联储曾开启了一轮为期半年的降息,累计降息三次共75个基点,政策利率上限由6%下降至5.25%。尽管降息短暂且幅度较小,但美联储无疑取得了成功。其操作帮助美国经济企稳,同时避免了通胀“起飞”,PCE通胀率在降息过程中几乎没有超过2.3%。
与当年相似,当前美债抛售背后的一些逻辑似乎也与当年有不少共同之处。德意志银行利率策略师Steven Zeng指出,收益率上升反映了经济衰退风险概率的降低,数据强劲,美联储可能会放缓降息步伐。
美债收益率的最新回落表明,美国经济的韧性和金融市场的繁荣正在限制鲍威尔进一步积极降息的空间。交易员目前预计,美联储仅会在2025年9月前再降息128个基点,远低于一个月前的预期。由于投资者权衡降息放缓的可能性,过去几周美债正引领全球债市持续下滑,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升至约4.2%。
在期权市场上,有交易预测到11月22日期权到期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升至4.75%左右。尽管鲍威尔似乎正在复制格林斯潘时代的“软着陆”战绩,但这一幕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仍需打上问号。
与格林斯潘当时的稳步降息相比,鲍威尔首次降息就降了50个基点,这一举措已引发众多业内人士的质疑。更为关键的症结在于通胀,美债收益率的上升反映出人们越来越担心共和党可能在大选中获胜,从而增加联邦赤字,导致通胀复燃。如果格林斯潘时代的“软着陆”被“急躁”的美联储变成“不着陆”,对全球市场而言或许并非好消息。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