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落幕,涉及62个品种,企业积极应对集采常态化
AI导读:
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涉及62个药品品种,覆盖多个治疗领域。企业积极应对集采常态化,竞争激烈,部分大品种药品年销售额超10亿元。
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集采)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据国家医保局晚间公布的最终中选结果,本次集采吸引了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参与,共涉及62个药品品种,广泛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精神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早晨7点30分,开标现场已是人头攒动,企业代表们陆续抵达。随着时间的推移,门口排队等待递交申报材料的企业队伍逐渐壮大。一位身着红色衣服的企业代表表示,特意选择红色,寓意旗开得胜;而一位来自传统化学制药企业的代表则显得神色凝重,坦言集采后企业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指出,经过多批次集采,产业端已发生显著变化,集采不仅推动了医药企业主动降低销售费用,还加快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自2018年以来,国内创新药数量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医药行业的转型升级。
本次集采涉及多个“大品种”,包括抗生素、降糖药、肿瘤药等,其中约15个品种的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例如,抗肿瘤药物瑞戈非尼片,2023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吸引了九家大药企的激烈竞争。此外,降糖药西格列汀、抗生素哌拉西林等也是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大品种。
集采现场竞争激烈,439家企业参与了此次角逐。一位多次参与国家药品集采的企业代表表示,这是他见过的参与企业数量最多的一次集采。10点整,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正式开标,企业代表们陆续进入主会场,唱标员报出的申报价格引发了现场热烈的讨论。
在多个“大品种”上,企业竞价尤为紧张。例如,间苯三酚注射剂作为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大品种,吸引了35家企业参与竞价,报价从0.53元/支到1.07元/支不等。同样,经典降糖药物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抗肿瘤药物氟尿嘧啶注射剂等也经历了激烈的竞价过程。
国际投资促进会(GIC)马锋萍表示,期待在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看到更多药品品种被纳入采购范围,特别是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以及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同时,也希望更多公立医疗机构参与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群众用药可及性。
多家首次参与集采的企业代表表示欣喜,他们的产品刚获批上市不久,有望借助集采东风快速进入医院市场。一位来自安徽某药企的代表称,公司的罗沙替丁上个月刚获批,就赶上了国家药品集采,如果能够通过本批次集采顺利进入国家医保,将有利于产品放量。
随着集采常态化、制度化的推进,多家企业正在积极应对。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家药品集采以收回成本,另一方面也在尝试寻找新的销售渠道、降低成本。大型制药企业则更具成本优势,通过国家药品集采实现放量对公司来说也是可持续经营的一种方式。
蒋昌松表示,从产业端来看,集采有助于减少同质化重复竞争,提高产能规模集中化程度,降低生产边际成本。此外,集采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还在不断放大。例如,心脏支架的价格从万元降至七百多元,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