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空客公布了2020年商用飞机订单与交付数据,显示交付量大幅下滑但符合预期,市场开始缓慢复苏。窄体机表现较好,宽体机订单低迷。中国是空客2020年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1月8日,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下称“空客”)揭晓了2020年商用飞机订单与交付的年终数据。民航业受COVID-19疫情冲击,航空旅行需求大幅下滑,飞机制造商难以延续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然而,从当前成绩来看,空客已踏上缓慢但充满希望的复苏之路。

交付量显著下滑

据空客1月8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该公司共交付566架商用飞机,同比下滑34%,但符合疫情之后空客调整全年交付计划后的预期。

疫情导致长途航空旅行市场受到重创,宽体机交付量所受冲击尤为显著。2020年,空客共交付19架A330、59架A350和4架A380。其中,A330交付量仅为2019年的三分之一,这款飞机已步入生命周期末期,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足够大,且新改进型号市场反响平平,即便没有疫情影响,也难以再现往日辉煌。A380同样受多重因素影响,因缺乏新订单而停产,生产速率已降至低点。去年全球航企大规模封存或提前退役远程宽体客机,A380能完成4架交付已属不易。

新款远程宽体客机A350系列交付量下滑近一半,这款被空客寄予厚望的机型口碑与销售业绩曲线不匹配。尽管获得航空公司和乘客的大量赞美,但销售却陷入瓶颈,加之疫情后长航线市场萎缩,未来几年空客扩大A350订单数量的市场空间将面临挑战。

相比之下,窄体机所受冲击较小。2020年,空客共交付446架A320系列和38架A220系列窄体飞机,A320neo和A220的交付量分别达上一年的69%和79%。近年来,空客在窄体机领域持续向竞争对手施压,A321neo的卓越表现助力空客在单通道机型上整体超越波音,迫使波音寻求解决方案以改变现状,但至今无解。

然而,波音因737MAX危机苦苦挣扎之际,本是空客在窄体机市场乘胜追击的良机。空客也有此打算,并制定了一系列提升产能的计划。但疫情导致需求下滑,对暂时停产的737MAX系列影响同样巨大。经历减产、裁员等自保措施后,随着737MAX获批复飞,空客错失最佳发展时机。

市场缓慢复苏

从全年新增订单数量来看,市场虽低迷,但较疫情爆发时市场机构悲观的预测要好。2020年,空客订单总量为383架,减去115架被取消的订单,实际净订单总数为268架,截至12月底,空客储备订单达7184架。

从订单分布来看,窄体机仍是绝对主力,A320neo和A220系列分别获得296架和64架新订单。其中,超长航程窄体机型A321XLR成为亮点,获得37架新订单,这与行业机构预测后疫情时代航空出行变化趋势相吻合。

但宽体机订单低迷仍是长期问题,受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压力影响,A330系列和A350系列仅获得44架新订单。

更令人担忧的是现有订单的稳定性,疫情未得到有效解决,航空运输业承受压力的能力和解决危机的措施有限,取消新飞机订单成为航空公司改善财务状况的常用方式。据《航空周刊》全球机队数据统计,去年12月,空客取消31架订单,其中26架为宽体机(包括货机),超过一半为A350-900机型。

空客首席商务官Christian Scherer在电话会上表示,空客的目标是与客户共同寻求有效解决方案,减少订单取消数量,如允许部分订单推迟交付。

中国对空客2020年的成绩至关重要。自2010年起,空客每年交付中国的飞机数量均超百架。中国国内航空市场率先实现较好恢复,自2020年下半年起逐渐恢复运力引进节奏。空客中国CEO徐岗去年三季度曾表示,2020年空客在中国交付飞机的目标是100架。当时交付数据难以支撑这一目标,但全年中国航司引进的空客飞机数量达99架,实属不易。

天津工厂是空客在全球主要国家保持边境限制下仍能维持交付量的重要因素。疫情期间,部分在欧洲工厂生产的飞机专门飞往天津空客交付中心进行交付。此外,空客还开发了电子交付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完成交付的飞机占全年交付量的25%以上,使航空公司在降低旅行需求的情况下实现飞机交付。

空客首席执行官傅里(Guillaume Faury)表示:“我们与客户携手合作度过了艰难的一年。空客团队、客户和供应商在逆境中团结一致取得这一成果。我们感谢合作伙伴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短期内市场不确定性和挑战仍大,基于2020年的交付量,我们对2021年持谨慎乐观态度。”傅里还表示,至少在2021年上半年,空客将保持产能稳定,完全恢复到2019年产能水平的时间点可能在2023年至2025年间的某个时刻。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