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欧盟计划从2035年开始禁售燃油车,此举将加速欧洲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同时,欧盟呼吁成员国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碳中和目标。欧洲车企也在积极应对,但转型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

欧洲传统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据外媒最新报道,欧盟计划在本周正式宣布,从2035年起,所有新增汽车必须实现零排放,标志着欧盟地区燃油车销售禁令将大幅提前至2035年,而非此前规划的2050年。

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占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2%。为应对气候变化,欧盟设定了2021至2030年间汽车行业减排37.5%的目标。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强调,加速禁售燃油车并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分析指出,欧盟的碳排放限制政策正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内燃机将逐步淘汰。未来,电力成本和高压直流充电成本将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成本及渗透率的关键因素。

为实现碳中和,欧盟成员国中仅爱尔兰、瑞典、丹麦和荷兰四国计划提前于2035年禁售燃油车。欧盟委员会呼吁成员国大规模普及新能源汽车,并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在2050年前建设100万个充电站,确保每60公里公路有一个充电站,每150公里有一个加氢站。

然而,当前欧盟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70%的充电站集中在德国、法国和荷兰。尽管如此,欧盟的“恢复基金”正在助力成员国加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面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欧洲车企积极应对。奥迪计划从2026年起全面推出纯电动产品,大众将在2035年前停止在欧洲销售燃油车,沃尔沃则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产品系列全电动化。

但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提前禁售燃油车将终结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时代,给宏观经济带来冲击,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然而,德国Ifo研究所预测,尽管到2030年将有60万个工作岗位受影响,但新供应商如电池制造商和采矿公司将崛起,行业人才供应格局将逐渐改变。

郑赟认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是汽车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企业可以加强与欧洲企业的合作,共同应对产业变革。

延伸阅读:

近期,又一传统车企宣布停产燃油车,引发业界关注。随着燃油车加速萎缩,新能源车销量持续攀升,上半年销量已逼近2020年全年水平。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