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收购ARM面临重重监管审查
AI导读:
英伟达计划以超过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但正面临英国、欧盟和中国的严格监管审查。业内人士担忧,这起收购案可能导致垄断,对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影响巨大。
美国人试图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但这一举动正面临重重困难。
继英国之后,欧盟也将对英伟达收购ARM一事发起调查。据8月27日媒体报道,欧盟监管方将于9月正式对英伟达收购ARM发起竞争调查。此前,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已初步评估该交易,认为英伟达与ARM的合并可能严重破坏全球芯片市场竞争,而英伟达提出的补救措施不足以解决此问题。
英伟达于2020年9月宣布计划以超过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的价格从软银集团手中收购ARM,这起收购案因涉及全球芯片产业链而备受瞩目,正面临严格的监管审查。英伟达需要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批准,预计监管审批周期可能长达18个月。
中国是ARM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使用ARM技术的中国客户芯片出货数量达到200亿。因此,这起收购案能否成功,中国的态度至关重要。业内人士担忧,这是一场可能导致垄断的收购案,对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尤其是新兴企业的影响巨大,预计将在中国面临严格审查。
8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监管方将于9月对英伟达收购ARM发起正式竞争调查。此前,双方已进行过多次非正式讨论,英伟达计划在9月6日当周对欧盟发起正式收购通知,但日期可能有所变动。
ARM作为芯片架构设计领域的龙头企业,垄断了全球近95%的移动芯片架构市场,苹果、高通、华为等均是采用其架构进行芯片设计。英伟达则以图形芯片闻名,在全球独立显卡市场份额超过80%,同时在数据中心领域也有显著影响力。若英伟达成功收购ARM,将成为一家在多个数字领域都有领先布局的超级半导体企业,影响力巨大。
业内人士担忧,收购后英伟达可能会提高芯片售价或限制竞争对手获取ARM技术,造成行业创新被扼杀。谷歌、微软、高通、苹果等科技公司也公开表达了反对意见。ARM的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user也表示,这起收购案将破坏ARM商业模式,对ARM生态伙伴构成威胁。
英伟达收购ARM还面临更大的监管阻力。除了欧盟和英国的审查外,中国监管层的态度也至关重要。但中国已推迟了该收购案的审核,还未正式表态。由于ARM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关系密切,若收购成功,ARM或将成为一家美国芯片公司,这可能让国内芯片产业链更为被动。
ARM在中国有超过200家合作伙伴,涵盖了中国所有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若英伟达成功收购ARM,国内厂商能否继续获得ARM的指令集授权存在较大变数。这将对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可能加剧我国汽车芯片断供风险。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表示,将继续保持ARM的开放许可模式,保持全球客户的中立性。但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环境下,这起收购案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