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韩国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宣布,多家券商、银行向散户投资者不当销售金融衍生品,导致投资者损失巨大。该事件引发韩国金融圈震动,券商股大幅下跌,监管机构将依法严惩不当行为并要求赔偿。

韩国金融圈遭遇了一场“大地震”。

当地时间3月11日,韩国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宣布,经调查发现,多家券商、银行在销售金融衍生品时存在不当行为,导致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截至2023年12月,该金融衍生品的未偿余额高达18.8万亿韩元,今年前两个月已损失约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6亿元)。

韩国金融监督院(FSS)对此表示,将依法严惩投资产品销售中的不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制裁和罚款。这一消息公布后,韩国券商股应声下跌,韩国投资控股公司、NH投资证券公司、Mirae Asset Securities等多家券商的股价均出现大幅下跌。

据悉,FSS在对当地6家券商和5家银行进行长达2个月的调查后,发现这些机构在销售与香港股市指数挂钩的衍生品时存在不当行为。这些金融衍生品原本承诺提供类似债券的息票,除非恒生国企指数跌至一定水平以下,然而今年年初该指数的大幅下跌导致相关金融衍生品出现巨额亏损。

FSS高级第一副行长Lee Se-Hoon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此次不当销售案例并非个别券商、银行的偏差,而是在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银行中都普遍存在。调查发现,一家银行放宽了内部风险管理规则,一家券商向希望保护本金的投资者推荐了高风险产品,还有一家银行歪曲了股票挂钩产品的历史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对象包括国民银行、新韩银行等知名零售银行,以及韩国投资证券公司、未来资产证券公司等经纪公司。监管机构表示,将依法追究这些机构的责任,并要求其向散户投资者赔偿至少30%的损失。如果赔偿金额超过1万亿韩元,部分银行股股价或将出现短期剧烈波动。

此次事件对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造成了重大打击,是继2016年英国脱欧意外、2020年石油市场暴跌之后的又一重大事件。韩国分析人士警告称,FSS的赔偿准则比预期更强,预计今年的损失将达到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6亿元)。

韩国金融服务局局长李福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公司、投资者和金融当局应该将此案作为自我反思的机会。FSS也表示,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金融机构在销售金融衍生品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受此次事件影响,韩国券商股遭遇大幅下跌。韩亚证券分析师崔忠国预计,银行、券商将为受到这些产品伤害的投资者提供赔偿,并将这些损失反映在第一季度财务业绩中。如果赔偿金额超过一定水平,这些银行股预计将出现短期震荡。

此外,SK证券分析师Seol Yongjin估计,国民银行母公司KB Financial Group Inc.将不得不根据FSS指导方针花费约7000亿韩元补偿投资者,并可能会与投资者产生法律纠纷。他警告称,如果不允许金融机构销售高风险产品,其非利息收入将受到进一步打击。

韩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结构性产品市场之一,这些产品在当地银行、券商等零售渠道中广受欢迎,尤其受到韩国退休人员的青睐。然而,此次事件暴露出韩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销售、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