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发耐热大米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供应短缺
AI导读:
日本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去年大米收成减少。为应对潜在供应短缺,日本正研发耐热大米品种。新大米品种有望在近期上市,但供应紧张将持续至明年。政府担忧气候变化长期威胁大米产量。
去年,日本遭遇了极端天气,导致大米收成显著减少。鉴于全球极端天气因气候变化愈发频繁,日本正积极研发新的耐热大米品种,以应对潜在的供应短缺问题。
据日本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夏季的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了水稻主产区,不仅减产严重,粮食质量也大幅下降,使得大米库存降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今年6月,日本私人大米库存量仅为156万吨,创下了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季末库存记录。
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表明,从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全球月平均气温已连续13个月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特别是今年7月,全球多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酷热,日本也不例外,其7月平均气温创下了1898年以来的新高,比1991年至202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高出2.16℃。
大米价格的上涨也反映了去年的粮食歉收情况。根据上周公布的7月份通胀数据,除著名的越光米外,日本大米价格普遍达到了20多年来的最高涨幅。
研究公司BMI在本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尽管新的大米品种有望在9月份上市,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短缺状况,但由于即将到来的收成季节仍然面临炎热天气的威胁,预计日本大米供应紧张的局面将持续至明年。
日本政府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大米产量的长期威胁表示担忧。日本农林水产省上月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100年,日本水稻产量预计将比上个世纪下降约20%。
为应对这一挑战,农林水产省认为转向耐高温的水稻品种是预防大米供应短缺的最重要措施。埼玉县作为日本最热的地区之一,当地政府正推行全国性项目,以开发更耐高温的水稻品种。
埼玉县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已从日本各地采集种子,进行培育和异花授粉,旨在培育出耐热性更强的品种。目前,该机构已成功研发出一种名为Emihokoro(意为“灿烂微笑”)的新大米品种,并在31块稻田中进行了试种。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