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股市普遍走低,日本央行释放加息信号
AI导读:
周一,亚太股市普遍走低,主要受到美国弱于预期的非农就业报告影响。日本股市大跌,韩国和澳大利亚股市同样走低。同时,日本央行开始释放继续加息的信号,引发市场关注。
周一,亚太股市普遍呈现低迷态势,这主要归因于美国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显著弱于市场预期。
日本股市在开盘时即遭遇重挫,日经225指数迅速跳水,跌幅一度达到3%,截至发稿时已收窄至2.8%附近;东证指数同样表现不佳,早盘下跌1.7%,报2,553.66点。
韩国股市亦未能幸免,KOSPI指数跌幅一度扩大至2%,但随后有所收窄,目前跌幅为1.48%。
澳大利亚股指S&P/ASX指数同样走低,跌幅扩大至1.2%。
从消息面来看,美国劳工部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14.2万人,远低于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的16.1万人。尽管失业率小幅下降至4.2%,符合预期,但就业增长的疲软态势依然令市场担忧全球经济前景。
据财经网报道,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的斯科特·雷恩(Scott Wren)指出,金融市场目前正密切关注美联储将放松多少政策以及经济放缓的速度,预计短期内市场波动将持续。
在日本方面,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经通胀调整的实质工资同比上升0.4%,已连续两个月上升,这主要得益于春季劳资谈判中的加薪和夏季奖金的发放。同时,名义工资也增加了3.6%,实现了连续31个月的增长。
9月6日日股收盘后,日本劳动力现金收入数据公布,7月份同比增长3.6%,虽然较6月份4.5%的增幅(1997年1月以来的最高增幅)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的3.1%。此外,Jibun银行8月份服务业PMI从最初估计的54.0修正为53.7,标志着服务业已连续第七个月保持扩张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通胀压力也可能继续上升。自7月份开始,日本多地出现“大米荒”。大阪府官员已多次呼吁中央政府尽快投放储备米以缓解供应紧张局面,但这一请求遭到了中央政府官员的拒绝。截至6月末,日本大米民间库存量为156万吨,同比减少41万吨,创下1999年以来新低。同时,6月份糙米平均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涨14%,创下2013年8月以来最高纪录。
除了强劲的经济数据外,日本央行也开始释放继续加息的信号。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特任教授、日本央行原行长黑田东彦在9月6日的上海外滩大会上通过视频表示,日本央行正试图逐步接近的名义中性利率可能低于2%,短期名义利率可能在1.5%左右甚至更低。然而,日本央行今年已经加息两次,但基准利率仍仅为0.25%,距离1.5%左右的中性利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黑田东彦还指出,日本当前的实际自然利率可能在0%左右或更低,这与日本央行的预估相符。上周,日本央行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日本当前的自然利率介于-1%至0.5%之间。此外,前日本央行官员、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Tsutomu Watanabe也在近期表示,日本央行的升息速度可能比市场预期的要快,今年还有可能再采取两次加息行动。他认为,日本央行应努力更好地传达这些决策,以确保市场不会因此产生恐慌情绪。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