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加速劣质股淘汰
AI导读:
港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持续显效,年内已有42家港股公司完成退市。被动退市与主动退市并存,私有化退市成为重要路径。市值较高的企业也选择私有化退市,基于长期战略发展考虑。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不断显现成效,加速了“劣质股”的淘汰进程。根据最新数据,截至11月5日,年内已有42家港股公司完成了退市程序。其中,26家公司因业绩不佳、年报难产等问题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属于被动退市;14家公司则选择了私有化退市路径,主动寻求退市机会;另有1家公司通过赎回方式退市,1家公司自愿撤回上市。
港股市场的退市机制分为被动退市和主动退市两种情况。被动退市,即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通常因公司长期停牌、财报问题、业绩不佳等原因触发。例如,今年已有金禧国际控股、金石投资集团等26家港股公司因此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而主动退市则多为公司自愿寻求退市机会,通过私有化等方式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强制退市的触发条件相对宽泛且具弹性,包括公众持股量不足、业务运作不足、财报问题等。然而,从公司停牌到发出退市通知,通常都需超过2年的时间。此外,复牌补救以及行政复核等程序也会进一步延长这一过程。
在主动退市方面,今年已有泛海酒店、华发物业服务、A8新媒体等14家港股公司选择了私有化退市路径。私有化退市通常有两种方式:全面要约收购和吸收合并。从年内案例来看,多为要约收购方式。其中,A8新媒体因要约收购价格较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约162.77%而受到市场关注。
从市值角度来看,年内私有化退市的公司中不乏市值较高的企业。例如,海通国际、锦州银行等公司在私有化退市前的市值均在千亿港元以上;魏桥纺织、中智全球等公司的市值则在百亿港元以上。其中,欧舒丹在退市时的港股市值接近500亿港元。欧舒丹在公告中表示,私有化将为公司作出以长期业务为中心的决策及长期可持续增长时提供更大灵活性。
港股上市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多基于长期战略发展考虑。在市场流动性有限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量偏低、难以融资,还需付出较高的成本来维持上市地位。因此,实行私有化退市有利于减少维持上市的成本、维护声誉,为实施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条件。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