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破千万,领跑全球新能源市场
AI导读: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达到此里程碑的国家。十年来,在国家战略指引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年底产量有望超过1200万辆,为全球新能源产业贡献中国力量。
据央视新闻14日报道,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天上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历史性跨越1000万辆大关,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千万的国家,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
数据显示,自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计以来,年产量已从当年的1.8万辆飙升至如今的千万级别。2018年,年产量达到百万量级;2022年,年产量超过五百万辆;而截至目前,产量已突破1000万辆,比去年全年958.7万辆的产量增长了4.3%,年底有望冲刺1200万辆。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国家战略的引领、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十年来,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从市场化、产业化到规模化、全球化的跨越式发展。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将在数量上继续攀升,更将在质量上不断突破,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注入更强大的中国动力。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国际能源署预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达到约4500万辆。在此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为全球树立了榜样。
自2009年中国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便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征途。随着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和国内产业政策的支持,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近三年,中国汽车出口连续突破多个关口,2023年更是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44.3万辆。
在中国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车企经历了大规模洗牌。头部车企格局的巨变,凸显了中国市场在全球汽车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中国车企积极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满足世界各国百姓对智能化、绿色化汽车的需求。同时,跨国车企也利用中国的市场、技术和制度开放等优势,实现了“在中国,为世界”的转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铁民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志企业的三者合力。中国车企要想成为全球顶级汽车企业和品牌,必须进入欧美市场并长期生存下来。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车企仍在积极出海,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王铁民认为,中国车企出海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海外市场的吸引力和自身能力的逐渐提升。在出海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中国车企应转变经营理念,放眼全球、布局全球,同时提升经营能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