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港通开通十周年,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取得显著成果,促进资本自由流动,加深市场融合,推动内地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

今天,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迎来了开通十周年的里程碑。回顾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的正式开通,宛如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声洪亮锣鼓,宣告着新时代的到来。

这十年间,内地与香港携手并进,以共赢为宗旨,共同创造了跨境证券投资的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风险可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这一机制不仅促进了资本的自由流动,还加深了两地市场的融合。

数据显示,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已达70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金额从开通首月的4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1283亿元人民币。南向方面,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27万亿元人民币,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也由2014年开通首月的8亿港元增至509亿港元。

沪港通机制的不断优化,更是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开放树立了典范。近年来,沪深港通机制不断完善,交易品种逐渐丰富,交易机制日益成熟。目前,沪港通下沪股通和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已分别占沪市A股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的5.8%和18.4%,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活力。

随着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逐渐成熟,内地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以上交所为例,其在持续优化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同时,还积极推动跨境指数化投资。今年,上交所推出了境内首批投资沙特市场的跨境ETF产品,进一步丰富了跨境投资产品体系。

此外,上交所还宣布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中欧国际交易所签署了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专项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沪德两所在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方面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两地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上交所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产品双向开放,助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其中,与境外交易所的交流合作将成为重要一环,上交所将充分发挥已有成熟互联互通机制的积极作用,探索更多境内外资本市场合作的创新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