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务上限危机逼近,市场焦虑加剧
AI导读:
美国商界领袖警告若政府无法及时提高债务上限,经济将面临毁灭性打击。随着“X日”临近,市场焦虑加剧。本文梳理了债务上限危机的发展脉络、可能结局及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当地时间本周二(5月16日),美国近150位商界领袖联名致信美国总统拜登和国会领导人,警告称若政府无法及时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协议,经济将面临毁灭性打击。随着美国债务上限“X日”的临近,市场焦虑情绪不断加剧。
“X日”即指美国在达到债务上限后,财政部耗尽所有非常规措施及TGA账户现金的日期,届时美国政府将无法全额支付各项开支,可能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主权违约风险。
拜登总统本周二再次在白宫与国会两党领导人会晤,就债务上限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但双方分歧依旧存在,能否在本周末达成协议尚不明朗。
投资者在这场债务上限危机中备受煎熬,那么,如何从理性和全局的角度看待这场危机,需要了解哪些关键信息呢?
(美国债务时钟)
以下梳理或许能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这场债务上限危机的发展脉络。
“X日”何时到来?美国财长耶伦本周一致函国会,重申了美国政府最早可能在6月1日用尽非常措施,无法继续支付账单的警告。但“X日”并非一定在6月1日触发,更理性的预测显示,“X日”可能落在6月1日至15日或7月下旬至8月初。
耶伦也补充说,财政部用尽其特殊会计操作的日期可能比6月初“晚几天或几周”。美国智库两党政策中心预测,美国本次债务上限的“大限之日”可能发生在6月初至8月初之间。
注:财政部手中可供支付帐单的资金数量
美国财政部目前还有多少资金可以腾挪?“X日”大致还有多远?投资者可通过计算得出答案。美国政府早在1月19日就触及了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为避免违约,财政部随即开始采用非常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暂停联邦雇员退休储蓄计划G基金的投资、暂停外汇稳定基金的投资等。截至5月10日,特别措施可腾挪的资金额已缩水至880亿美元,TGA账户余额也锐降至874亿美元。
(5月5日时的各项美国财政部特别措施余额数据来源:两党政策中心)
换言之,上述880亿美元非常规措施叠加874亿美元TGA账户的总额——约1754亿美元,就是美国政府当前仅剩的“弹药”。
为何说6月15日是道关键分水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美国政府可能在6月1日至15日期间触发“X日”,若能熬过6月15日,将至少能再“续命”一个多月。因为6月15日美国财政部将迎来新的季度税收收入及额外非常规措施额度。
华尔街投行也在根据政府现金流、税收及支出预期计算“X日”。德意志银行预计“X日”可能在7月下旬到来,但6月初存在重大风险;摩根士丹利预计“X日”有50%的可能性在6月7日至14日发生。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预计将在未来两周内向国会更新“X日”的预测。
美国政府触发“X日”后将如何?美国智库两党政策中心分析称,拜登政府面临“两条路”:一是划出部分优先支付选项,通过税收等实时现金流收入保障支付;二是选择“等待”,直到有足够现金流积累以支付费用。
第一个方案会给财政部带来操作和法律挑战,且政治阻力大;第二个方案则意味着延迟向机构、承包商、社会保障受益人和医疗保险提供者的付款,经济和社会将受广泛冲击。
耶伦警告称,违约将“破坏”全球金融体系基础,引发金融市场崩溃、社会保障和退伍军人福利偿付停止等广泛痛苦。
以下是美国政府在6月和7月需要支付的账单及到期债券规模:
随着债券到期,美国财政部过去会通过发行新国债来支付本金,但在“X日”后,这一操作可能无法顺利运行,主要风险包括支付更高收益率吸引买家及在违约风险下可能出现没有足够的投标人。
两党接下来谈判可能出现哪些结局?留给美国两党谈判的时间窗口极为有限。可能结局包括:两党在6月前成功谈判提高债务上限,拜登政府或共和党作出让步;两党在6月前设置期限暂停债务上限生效;两党采取“边缘政策”拖到触发“X日”的最后时刻达成协议;两党态度始终强硬导致美国政府名义乃至实质性违约。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测算显示,在“长期违约”情形下,美国经济可能将出现类似“大萧条”时期的急剧衰退。
最后,从市场流动性角度看,即便美国政府能成功躲过债务上限危机,一场流动性的阶段性紧缩仍可能无法避免。债务上限提高后,美国财政部将重新大幅举债充盈TGA账户,考虑到美联储仍处于缩表周期中,债务上限危机对年中美元流动性的冲击不可小觑。
中泰证券指出,债务上限提高后,美国财政部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使TGA账户资金快速增加,国债供给大幅增加会压低国债价格,货币市场基金将更倾向于投资国债,从而向市场抽取流动性,放大美联储缩表影响,导致阶段性流动性紧缩风险。
(来源:中泰证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