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起诉“理想贴膜店”,索赔120万引热议
AI导读:
山东临沂一家从事汽车贴膜业务的公司因名称含有“理想”二字,被理想汽车起诉索赔120万元,引发网友热议。理想汽车回应称,起诉原因是该店冒充官方进行商业活动。律师表示起诉合理合法,赔偿有法律依据。
山东临沂的“临沂新理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近日因从事汽车贴膜业务被理想汽车起诉,案由为“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索赔金额高达120万元,此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
众多网友质疑,“理想”作为通用词汇,理想汽车注册后,其他商家为何不能使用?并认为理想汽车索赔金额过高,有以大欺小之嫌。更有网友在理想汽车的直播间及官方账号下留言,表达对此次维权行为的不满,戏称因怕被索赔而不敢再有“理想”。
理想汽车起诉“理想贴膜店”
要求其更名、道歉并索赔120万
理想汽车由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成立于2015年7月,致力于智能电动交通工具的研发,旨在改变用户的出行体验。2019年6月,车和家正式将品牌命名为理想汽车。
车和家提交的起诉状要求法院:
一、立即停止被告侵害原告“理想”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停止在店面、装潢及社交平台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
二、立即停止被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更改企业名称,且新名称不得包含“理想”二字;
三、在《中国知识产权报》《齐鲁晚报》上连续三十天刊登声明,消除不良影响(声明内容须经原告同意);
四、赔偿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100万元;五、赔偿原告为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费用20万元;六、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图片来源:橙柿互动
据红星新闻报道,该店老板朱裕昊表示,他小名即为“理想”,且该店自2012年创立之初便命名为“理想汽车装饰”,后更名为“理想汽车贴膜工厂”,一直沿用“理想”二字。“我们家是做贴膜的,实在不明白怎么就给他造成了100多万的损失?”他疑惑道。
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店于2022年2月25日注册为临沂理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同年3月更名为临沂新理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临沂新理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并非唯一一家名称含“理想”二字的公司。企查查搜索结果显示,有多家成立于2015年之前的公司名称中包含“理想”,如宁波理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合肥市理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等。
理想汽车:该店“冒充官方”进行商业活动
7月24日晚,理想汽车在官方账号发布声明,表示不会影响生活中对“理想”一词的正常使用。
声明指出:
一、起诉并非因普通的商标侵权,而是该店“冒充理想汽车官方”进行销售、团购等商业活动,并遭当地车主举报。
二、对于“理想”一词的广泛使用,我们表示尊重,无意采取法律手段。
理想汽车表示,案件正在审理中,相关证据已提交法院,相信法院会依法公正判决。
律师:起诉合理合法,120万赔偿有依据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丁柏芳律师表示,一般来说,在先使用不构成侵权。此案中,朱先生在理想汽车品牌注册商标申请日之前,已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连续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因此,在注册商标被授权后,他仍可在原商品或服务上使用该商标。
然而,根据理想汽车的回应,此案中“理想贴膜店”存在“冒充理想汽车官方”进行销售、团购等商业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此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理想汽车有权提起诉讼。
对于120万赔偿的质疑,丁律师表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赔偿数额应依据实际损失或侵权所得确定。若难以确定,可由法院根据情节判决给予权利人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因此,理想汽车主张120万元赔偿有法律依据。
媒体:法律归法律,情感不能替代法律
网友们对理想汽车起诉小贴膜店的行为表示不解,认为其作为市值超千亿的大企业,不应与注册资金仅10万元的小店计较。然而,红网评论指出,网友们对此案的评判大多基于个人情感,片面地认为理想汽车店大欺客,进行道德绑架与审判。
事实上,此案涉及知识产权,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过于感性的对待可能会偏离法律轨道。人们应相信,司法部门将依法作出公平公正的最终判决。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