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斯拉连续涨价,掀起车市波澜。今年以来,特斯拉价格策略频繁调整,行业价格战或将延续至2024年。特斯拉涨价行为更像公关活动,旨在增强品牌影响力,刺激购买。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面临供给过剩状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临近年底,特斯拉再次掀起车市波澜,连续进行涨价操作。11月28日,特斯拉宣布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售价上调2000元,调整后价格为30.64万元。这已是特斯拉自10月底以来的第五轮涨价,其中Model Y高性能版在10月27日率先上调价格1.4万元,调整后售价为36.39万元。今年以来,特斯拉在价格方面已多次调整,年初曾大幅降价,而年中又多次调价。

记者走访特斯拉上海旗舰门店时,销售顾问表示产品涨价始于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随后长续航后轮驱动版也跟进。他们预测部分产品还将继续涨价,但具体时间和幅度未知。对于涨价原因,特斯拉中国方面未予回复。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这种涨价行为更像是一种公关活动,旨在增强品牌影响力,刺激潜在客户购买。

回顾今年,特斯拉在价格策略上频繁调整,年初降价后,5月又上调Model S及Model X售价。7月推出Model S/X现车福利优惠,8月再调整Model Y两款高配车型售价,9月又对Model S与Model X全系车型进行价格调整。特斯拉方面表示,降价旨在推动智能绿色出行普及。

面对频繁涨价,特斯拉销售顾问表示,下定金后的价格变动与已付定金客户无关,降价则补差价。特斯拉敢于逆市涨价,展示了其自信和底气,同时也向消费者传递了产品值得信赖的信号。这种逆向操作造成了消费者的紧迫感,刺激了购买意愿,提高了销售量。

据乘联会数据,特斯拉中国10月批发销量达72115辆,位列第二,Model 3销量环比增加近20%。然而,特斯拉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44%,毛利率创下近4年来新低,仅为17.9%。马斯克强调,特斯拉的发展战略并非以短期利润为主,而是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技术进步。

特斯拉的涨价策略也引发了行业价格战的新动向。年初特斯拉降价后,国内汽车品牌纷纷跟进,但如今特斯拉涨价,造车新势力们仍选择降价。零跑汽车、上汽大众ID系列、极越汽车等均推出了降价或优惠政策。特斯拉虽涨价,但也推出了限时低息金融、限时保险补贴政策。

惠誉评级中国企业研究董事杨菁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因投资大量产能,面临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产能供给叠加导致的供给过剩状态。业内人士预计,汽车行业价格战火或将延续至2024年,并更加激烈。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部评级联席董事王悦指出,价格战对新能源车企盈利水平有影响,但需结合上游成本端综合考量。明年中国车市仍将保持激烈竞争,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电动化加速,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发展,可能催生出新一轮置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