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市场升温:探索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AI导读:
国产机器人市场持续升温,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文章探讨了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场景、抢购热潮及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科研、展厅、工业等应用场景。同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编制相关图谱,推广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促进技术迭代升级。
今年以来,国产机器人市场持续升温,人形机器人的热度尤为显著。市场火热之余,大家普遍关注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场景及抢购热潮背后的推手。
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松透露,目前订单已排至五六月份,生产线几乎每下线一台就需立即交付。这条2024年底刚投入使用的产线,每天可产出2至3台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正在进行装配测试,出厂规格根据客户需求略有差异。

王松表示,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科研实验室、展厅商服导览导购及工业物料分拣搬运。除国内市场外,公司还在美国、中东、欧洲等地交付了众多海外客户。

尽管人形机器人距正式上岗还需时日,但它们与物理世界的深入交互正为其市场落地积累丰富经验。目前,大部分人形机器人仍在专项“深造”,解锁新技能以适应多样职场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首个获得ⅡCT6级防爆认证的人形机器人专为工业危险环境设计,具备14种末端执行工具能力,可轻松应对抓取、切割、焊接等任务。

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爽表示,希望人形机器人能解放人类于危险作业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业内预计,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5至10年实现从工业到家庭场景的泛化通用,而急、难、险、重等特种作业环境将成为其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
为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建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启动相关图谱编制工作,全面梳理并推广人形机器人现有和潜在应用场景,促进技术迭代升级。

信通院专家强调,图谱编制旨在全面梳理并推广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征集范围涵盖创新产品、落地场景和潜在场景三个维度。

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瓶颈,但行业正积极探索应用场景,形成高质量数据集,提升智能化水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系统实验室副主任韩镝指出,需促进产、研、用深度对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迈过研发到量产门槛,形成规模化效应,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